第115章 99%与1%(3 / 5)
不能开垦草原,可是在西北分布广泛的沙漠和沙化草原却可以提供广阔的土地,这些沙地可以用于土豆种植,而且沙地对土豆生长的形状规则有好处,后世不少企业和个人就在沙漠中建立了沙漠农场,种植的土豆、苜蓿等作物。
只是在沙漠生产土豆及其它农作物,须要进行一些改造,而后世的经验让司马不需要费什么功夫,于是便直接采用拿来主义,以公司投资的方式沿沙漠边缘建立了大量的沙漠农场,同时起到治理沙漠的作用,相比于后世,因为地下水丰富的原因,这些农场甚至于不需要喷灌设备。数千个建立在不毛之地中的沙漠农场,经过近两年的发展,现在早已成为西北的粮库,这些农场为西北提供了大量的土豆、玉米等作物,不过现在这些沙漠农场在今年春节大都以分期还款的方式,被分割出售给了原来的农场工人。
忙活了几个钟头的李力飞停下平茬用的平茬机,擦了擦头上汗水,感觉有些气闷便取下口罩,然后坐在沙地上点了袋烟,看着眼前绵延数里的沙柳,李力飞不知道啥时候才能给这些沙柳平完茬。自从三天前来到西北,从张家口一下火车站,就和车厢里其它人一样,被带到铁栅栏围成的一个大院子里,又是登记、又是领牌,接着检查身体、量体温,随后又是洗澡、又是 “消毒”的,随后被那些人用卡车带到这片沙漠旁的 “新居民教育营”,再接下来就是白天干活、晚上学识字,连平常走路、扔垃圾、打扫宿舍甚至于连换洗床单都有人管着。
西北公司的农业安置规划中心一直都遵循司马最初制定的前期开发治理,见效后即出售收回成本的治理方式建设这些农场,完成开发治理后,参与开发的农场工人便可以用积蓄购得这些土地,完成从工人向农场主的转变。吸着旱烟的李力飞只觉得胳膊有些发酸,于是便站起来甩了甩胳膊,用平茬机给手指粗的沙柳平茬虽然看似不费什么劲,可长时间光是推着机子都让胳膊有些酸,这种活和过去李力飞干的农活完全不同,尤其是推起来呼呼叫的平茬机。
“真不知道种这些破玩意有啥用,娘的!”李力飞旁边一个人也停了下来,坐在沙地上抱怨。 “看到那边沙柳围的农场没有,没这破玩意挡风,早都给吹没了,咱们吃的土豆子就是这些农场里种的,赶紧吸袋烟缓口气,接着干活吧!咱们完不成定额到时就得扣钱,一天一毛五的工钱,在这干上七十天,差不多能挣上十块钱。”李力飞大声应道,然后接着叭叭的吸着旱烟,李力飞和义工打听过了沙柳是防风固沙用的,要是没沙柳,农场里种的东西早都被大风吹飞了。
透过车窗,沿途两侧满眼飞绿,沙柳、杨树、灌木等固沙植物以及大片农田郁郁葱葱,在农场边还可以看到许多工人在给沙柳平茬,这一切都让车上从未到过农村的黄西群感觉有些新奇。 “同学们,在农场周围种的沙柳是一种西北土生灌木,抗干旱,生长快,固沙能力极强,这种沙生灌木每生长三年左右必须平茬,否则就会枯死,平茬后的沙柳防风固沙效果可提高1倍,那些工人就是在给沙柳平茬,和荆条没什么区别的沙柳看似没什么用,可是实际上用途却非常广泛。
平茬下来的沙柳枝除了被运到工厂里被制成包装纸,满足西北工厂需求,还有不少同学家里的家具,也是用沙柳制成的密度板打造的,包括我们的课桌、课椅。”汽车上的童军教官向车上二十多个学生解释农场周围密布的沙柳和它的用途,因为正值周末,按照童军要求今天带着这些学生到城外几十公里沙漠农场露营,同时参观被称为奇迹的沙漠农场。
“……沙柳生长能力很强,不到一年,就可长到两三尺,固沙能力较好,在沙柳的外围再种上杨树,两者结合起来防止沙流,防止风沙对农场土地的侵蚀,所以在农场之间不种土豆的地方都种上沙柳和杨树……除了用推土机推平沙丘外,因为沙地盐碱度高,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所以当初公司根据对土壤酸碱度的测算,用酸性石膏粉进行改造……”
面对从城里学校来参观的学生,严山有些紧张介绍道。脸上带着刀疤、右手只有三个手指的严山看起来有些恐怖,不过显然这些小学生并不在意些,他们注意力更多是在农场上。对于把沙漠改成农场的过程严山非常熟悉,毕竟当初严山带着儿子们来这里的时候,这里只是片沙漠,用了一年多时间,才把这里建成现在的模样,就是当初盖房子的时候,都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农场背后的付出,只有像严山这样亲历过的人才了解一二。
“……因为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差,所以在土豆收获后要种植其它农作物,土豆收获后,种春玉米以保持水土,沙尘暴来时不让土壤被吹走,而开春收穗后的玉米秸秆粉碎后,作为绿肥直接埋到地里,来养地,这样周年保持植被覆盖,防止扬沙,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在自家农场里严山一五一十向眼前从城里来的小学生们介绍农场的耕作方式,尽管现在农场已经买了下来,可是按照和公司签定的协议,严山还需要像过去一样,按照公司制定的方案耕种,要不然公司有权按照购价在计算利息后收回。尽管和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