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倾国倾城倾营(2 / 5)
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在通电发出的同时司马的声音,经电波从分布在全中国几万部收音机中响起,传到了收音机前人们耳中。收音机前的国人们惊呆了,瞬间整个时间似乎是在中国停顿了一般,全中国一片寂静,收音机前听到这个消息的国人,此时的心情乱作一团。
“把俄国佬赶回去!” “誓死不当亡国奴!”在寂静之后整个中国沸腾了,不知道是从那里、那个人口中发出了几近痴狂的恕吼,麻木了数百年的民族,再也没有麻木不仁的理由。但是没有人会否认,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积弱近百年后发出地恕吼!愤怒的情绪伴随着高涨的爱国情结瞬间笼罩在这个古老国家千万平方公里国土上。
“这个!这个!这个!回头到西北商行报账!”接到从总部发来电报后的西北商行,几乎是倾巢出动,满库伦收集着盐巴、粮食、铁锅、羊皮水囊等等一切有用的物资,同时动用一切关系从旅蒙商号中调来伙计,帮助加工盐渍牛肉和食包,在库伦街头随处可以看到西北商行的人,在到处抢购着物资,几乎达到了见东西就买的地步。
而在西北商行诺大的停车场中,一边工人们正在奋力从油库中把油桶、粮食装入西北车队的卡车上之外,在停车场上树立着数百口大锅,大锅里正在煮着牛肉,肉香味引得库伦城内乞丐都云集到了西北商行停车场外的大门处,眼巴巴望着在停车场上,忙活着的数百名从各商号调来的伙计们,不时可以看到推着推车进入停车场的商贩们。
随后他们也被留在那里帮助架锅、烧饭、煮肉。被切成小块的牛肉很快就能被煮熟,一待煮熟后便被从锅里捞了出来,控了一会水随即便被包裹在油纸内,随后和包裹在油纸中的二斤高梁饭,一道包在油纸包内用细绳捆绑后,便被仍在一旁的提篓之中,整个院中随处可见装满食包的提篓。
这种食物是几百年来在蒙古走生意的商人们,经常食用的方便吃食,在张库商道边很多小店几百年来一直向这些商人卖着这种简单的食品,一支商队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没有那家小店能同时做出这么多饭菜,所他们会提前做好这种吃食,一包饭十几个大钱,买了就能带上路,不会耽误功夫。
毕竟商队里带得吃食,大多数时候都是能省则省,以备不时之需,草原上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而现在之所以几百人赶班加点作这么多食包,就是为了给正在朝库伦城赶来的唐努乌梁海师准备路上的吃食,足够一万四千人吃用四顿食包,五万多个牛肉高梁食包要在两个小时内加工好,对于西北商行而言,几乎等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虽说牛肉、高粱都没有问题,但是加工出这些食物,绝对是一个挑战。
“经理,柴火不够了!”商行里一个伙计见柴火不够了,于是便跑到正在一旁奋力切着牛肉的商行经理李南山那里报告着。
“没柴火了,就辟门、砸床!凡是带木头的都给我拿来当柴火烧了!”切着牛肉李南山没好气的说道,现在桌子上的牛肉,在李南山看来几乎就是自己的肉,如果自己不能为唐努乌梁海师提供足够的补给物质,到时恐怕自己真的会变成这桌板上的红肉。 “唯军法事”这是公司给自己的电报。李南山绝对不会怀疑那份电报的严肃性,更不会怀疑如果自己无法完成任务后,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样的命运,除了拼命完成之外,根本就没有别的选择。
“把补给站沿东门,由北至南分散布设五公里,把咱们团军火库里所有的弹药、炮弹都装上卡车补充给唐师,这里面的军火,有相当一部分本身就是补充给唐师的,把咱们的那一份也补给他们。还有咱们团所有的罐头、压缩干粮、急救包、药品,总之能补给唐师的一样都不要落下。
唐师劳师远征,受限运力物资,大都留在后方等待前运,除了在咱们这里能得到补给外,根本就没有别的补给了。至于咱们仓库里不是还有缴获蒙古官军的几千只俄国步枪和弹药吗?先用俄国枪顶一阵子,相信过不了两天我们就能得到补给,可他们不行,等下一次补给至少要过七、八天。”
看着陷入沸腾中的红城军营内警备团官兵,拼着命从军火库中扛着弹药朝卡车上装,穆白站在窗前对身边警备团参谋长吴运三说道,警备团军火库中有九成物资都是为唐师准备的,但只不过是应急之用,想到唐师一会将途径这里开赴前线,穆白不禁在心中佩服他们好命。
现在穆白这个蒙古官军顾问兼参谋长,虽说在库伦几如土皇帝一般,可在穆白心中更愿意带着警备团开到买卖城为国尽忠。当然除此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私心在其中,这点私心就是军功,在重视军功的西北,没有军功的军官未来很难获得晋升的机会。
“团长,若是……这蒙古官军受人煽动,乘机作乱怎么办?我们只有不到四千兵力,一旦出了乱子,弹压在库伦附近这上万蒙古官军,显然会耗费一些时间,如果……恐怕到时会对前方不利。”想到这几天根据命令,从各地收笼回来的蒙古官军,吴运三不无担心地皱眉说道。虽说那些蒙古官军战斗力一般,但是一旦出了乱子,显然会影响前方,尤其是随着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