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死地!(3 / 5)
救其它人。
意识模糊的宋杰喃喃着,仅存的右手无意识像是在腰间摸些什么。 “在这……”蹲下身来的于文泰隐隐听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便从他腰间武装带上取下短剑,放在宋杰手中,然后重重握着他的手,以让宋杰握紧手中的 “军人魂”。 “成……成……仁!不……亡……”紧握着手中 “军人魂”短剑,拼尽全身力气将其放在胸前后,宋杰在闭上眼睛的刹那,好像回到从前回到了军校毕业那会,似乎耳边又响起了校长授剑时的嘱托,还有军官学校教学楼前那个手持步枪作冲锋状的士兵铜像。
“成功成仁!荣誉!责任!国家!奉献!”见宋杰已经闭上了眼,于文泰从宋杰手中紧握的 “军人魂”内抽出短剑,看着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光芒的军人魂短剑上两面分别刻着的十二个字,于文泰不禁感觉有些神伤,看着已经合上眼的宋杰,于文泰把短剑重新插入了剑鞘。 “一路走好!我随后来!”示意战士把宋杰的遗体裹进毛毯于文泰在心下默道。
“王排长,由你暂代一连长职务,从二连给你们连补充一个排,那怕就是死,你也要给我死死的钉在这!记住了!成功成仁!不当亡国奴!”看着用毛毯包裹着宋杰的遗体被抬走后,于文泰看着脸上挂着泪的王定坤,也就是之前拿着手枪指着卫生兵的军官,语气严厉的说道。 “是!请长官放心!只要一连还有一个活人,老毛子就别想从这里通过!”王定坤非常难得按照宋连长平时那般作态说道,如果不是前线禁止行军礼,王定坤非常想过去给宋连长行那样行标准的军礼。
此时一连阵地上一片寂静,偶尔可以听到伤兵强忍着痛的呻吟声,空气中充满了压抑的气氛,幸存的战士们静静依在散兵坑中,目光中带着绝然之色,像受伤后的野兽一般添拭着身上的伤口,同时警惕着随时可能来犯的敌人,准备给来犯敌人致命一击。
“看,这是俺媳妇还有俺儿子,都搁在山东老家哪!等打完这一仗回到家,再让俺媳妇给俺生一个大胖小子。”在一个散兵坑中,一个浑身布满灰尘的老兵怀抱着步枪,从怀中拿出一张照片,对身边刚刚补充过来的二连战友说道,同时情不自禁朝南方望去,自打从山东调防到买卖城已经一年多没回过家了,尽管嘴中这么说着,但是老兵也明白,这一仗恐怕是凶多吉少了,可是老兵此时的心里,却没有往日那般,心存逃跑的侥幸,逃又能逃到那去,逃回山东?等老毛子打过去吗?
“轰……轰……”就在这时更加密集的炮弹带着刺破天空的呼啸声再一次落在守卫百年商道隘口的九营一连阵地上,扬起尘土、钢铁破片和硝烟瞬间笼罩在一连本就不宽阔的阵地上。密集的炮弹几乎使整个大地都在颤抖着,躲藏散兵坑中的士兵们,都低着头感受着爆炸冲击波带来的震荡,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是这里唯一的声音,偶尔一发炮弹落入散兵坑后,被炸飞的士兵肢骸四处飞散着,猛列炮击意味着俄军又要攻上来了。
“大家伙都同意撤走了?”听着隆隆炮声中马匹、骆驼的嘶叫声,看到佐理专员李垣面色沉重的走了进来,正在布署着城防的高在田便开口问道。 “嗯!栅墙八门尽开,上万民众估计在一个时辰内即可撤出买卖城!大家都知道江东六十屯,不用多费口舌头!”李垣轻嗯一声然后径直端坐在椅上,随之闭着眼睛说道。
“走了就好,垣之,你的一营护兵我没动,就由这一营护兵守护民众安全,你也随众撤回库伦,现在唐努乌梁海师已兵近库伦,你们撤到库伦,有三万大军驻防,在库伦应得保安全,军务在身,恕在田不送!”听到民众们愿意撤离买卖城,高在田只觉心中最后一个大石头总算落了下来,买卖城居民九成为内地各省旅蒙商号的汉人掌柜、伙计,十七年前的江东六十四屯先例在那,由不得高在田不加以顾虑,正因为如此,才会舍掉一个营,争取几个小时时间,以供买卖城民众撤离,现在既然民众们愿意撤离此地,剩下地就好办了。
“联号说不需要护兵保护,商团还有几百人,各家商号还有千余支枪械足以自保,所以护兵我留下来了,在田兄尽管使唤,李垣虽文官不及在田兄之武勇,然也是中央政府任命买卖城都护副使兼佐理专员,更身负少将之衔,负守土安民之责!共和以来,中国并无弃城而逃之官员,此等先河绝不能由李某先启,李家累世清白绝不能毁于李某之手,在田兄愿做共和以来徇国第一武将,李垣自当做徇国第一文官。”闭着眼睛端座椅上的李垣面无表情的说道,之前李垣曾想过离开,有高在田的前话在那,以护送民众离去,倒也是尽职尽责,何况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但是最终李垣还是选择留了下来。
“垣之!你……随你!”高在田几乎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听到的这些话,是从眼前这个自己眼中没什么骨气的文人口中说出,正要开口劝阻只见李垣从衣袋之中拿出了一支手枪放在桌子,高在田摇摇头叹道。
而此时在距离买卖城近两千公里外的西北边防军司令部,地下作战指挥中心一号作战室内,此时的一号作战室内的空气紧张至极点,年青参谋们在大声争吵着、讨论着应变计划,而司马和蔡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