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部分(1 / 3)
文房四宝、古玩珍藏那一类东西,可那些东西通常很贵,小梨每个月就那点零花钱,还被爷爷控制的死死的,轻易不让她乱花钱,她哪来的钱买那些。
小梨让司机开车带她去琉璃厂一带逛逛,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玩意儿买上一样。除了书法外,黎明城酷爱围棋,家里常用的那一套围棋是日本友人赠送的,蛤贝制作成的棋子,质地精良,装棋子的那俩罐儿却只是一般的瓷罐。小梨想,要是给她爷爷找上两只有年头的瓷罐儿,他那一套东西算是齐活了。
逛了好多家古玩店,标价不菲的好玩意儿确实不少。小梨爸爸闲暇的时候喜欢收藏古玩,有兴趣的时候也会跟小梨说起,因此小梨在这方面虽算不得行家,普通见识还是有的。有一家古玩店有一对瓷罐儿看起来不错,店主说是宋代哥窑的。
“您看,正宗的冰裂纹,金丝铁线,才要您十七万,不算贵了,您知道香港佳士得上回拍卖的哥窑八方贯耳瓶卖了多少钱,少于一千万拿不下。我们这一对儿才要十七万,要不是卖家急着套现,拿到拍卖行,五十万才是起价。”店主察言观色,见小梨把瓷罐儿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知道她起了意。
小梨掂量那瓷罐儿的重量,就觉得不对。这样摆在案头的小件哪有做的这么重的,瓷器不比金器,越重反而越不值钱。再看底胎的釉色,紫口铁足,这两者在同一瓷器上往往不可兼得,很明显罐底是人工添加的黑色釉。
“釉面的攒珠聚球仿的这么糙,您真好意思跟我开口要十七万,我给您一万七,您都该觉得脸红。”小梨瞥着店主,莞尔笑着指出鉴别哥窑瓷器最重要的特征。店主一听她说这话,就知道低估了她。
敢情这小丫头年纪不大,眼力见儿还是有的。之前看她停在门口的车车牌儿不错,又是带着司机来的,以为可以狠宰一回,没想到却是现了眼,店主有些懊悔,知道这必然是个大主顾,可惜招牌被自己砸了。
小梨眼珠转转,跟店主商量:“我看您这店里啊,好东西还是有的,我也不跟您绕弯子,我没多少钱,但我又想给我爷爷送份厚礼,您给我找一对围棋罐子,价钱嘛最好低于五万,但东西一定要真,不然您这招牌砸我手里也挺冤的,您自个儿掂量掂量。”
店主淡淡一笑,他精着呢,小丫头敢这么口出狂言,自然不是一般的买家,只怕真是有些来路的,哪怕折点本钱,把这单生意招呼好了,百利无害。跟她一起来的司机,那站姿和目光的凌厉势头,一看就是训练有素。店主是见过世面的人,知道这可不是普通的司机,这绝对是特种兵出身的高级干部家的警卫员。
“老板,您给我句回话呀。”小梨笑呵呵的。店主又是一笑:“您这么漂亮的小姑娘来我这里买玩意儿,我能不给您优惠吗。这样好了,您给我留一电话,我这几天就去给您四处留意留意,有好东西通知您来相一相,买卖成不成的不要紧,咱还能得一朋友呢,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小梨抿嘴直乐,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店主。店主瞄一眼,倒也不是什么特牛叉的号码。
小梨从店里出来,和谢羽杨擦肩而过。她早已不记得他,他却对她有点印象,可惜还是惊鸿一瞥,等他回头去看,却见司机替她开了车门,她一矮身上车去了。
谢羽杨心里有些惦记,走进店里和店主攀谈。他是这里的熟客,和店主颇熟。店主告诉他:“刚才来了一尖果,牛逼哄哄的,让我替她找一对装围棋子的罐子,还不能高于五万。按现在的行市,真要是一对宋代官窑的,她给我翻十倍价钱,我也不会卖给她。”
谢羽杨猜到他说的是小梨,故意问:“你答应她了?”“可不,邪乎了,我瞧那妞儿像是有点来路的,打算做长线买卖,这次给她沾点便宜。你看这是她给我的电话号码,倒也没什么特别。”店主毫不隐瞒的告诉谢羽杨。
谢羽杨瞥了那电话号码一下,用心记下了,向店主浅笑:“你知道她是谁家的孩子么?”“不知道,说不上来,我店里像你这样常来光顾的高干子弟不少,刚才那妞儿眼生。”生意做久了人也谨慎,店主并没有妄加猜测。
“你看看她的姓。”谢羽杨向小梨留下姓名电话的纸片瞄了一眼。店主仔细一看:“黎小梨,嗨,字儿写得螃蟹爬一样,不怎么样。黎……呦,不会真是老黎家孙女儿吧。”见谢羽杨不说话,嘴角有些笑意,店主知道,他猜测的没错。黎明城的孙女儿,难怪!
谢羽杨原本是替他爸爸来相一幅八大山人的手札,看到小梨之后,不知怎么心思就跟着走了,匆匆和店主告别,他下意识的开车去跟着小梨的车。一上车,他就把小梨的号码输到手机里。
巧得很,小梨他们的车在路上堵了一会儿,谢羽杨很快就追上了他们,不敢跟的太近,怕被黎家的司机发觉。那司机其实是训练有素的警卫员,反跟踪的水平一流,尽管他开的是军车,也还是觉得慎着点儿好。
小梨的车在某家KTV门口停下,小梨跟司机道:“王叔叔,您先开车回去,一会儿我自己打车回家。”“外面人多又乱,我还是在门口等你好了。”黎明城说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