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甲尸(3 / 4)
吼道。
二丫恍若不闻,连脑袋都没往起抬,好像是精神极度的疲惫和颓丧,老白则拄着下巴颏想着心事儿。
“有良,他们听不见也看不着的,别费劲儿了。”杜大姐好心奉劝道。
“为什么要抓二丫关在里面,老大是谁?俺要和他讲理去。”有良愤怒的叫道。
“别做梦了,”中年人不屑一顾的说道,“主人是绝不会放走他们的。”
“哦,那是孝陵地宫的金井,原来墓主人占据了顺治皇帝的陵寝。”憨叔恍然大悟道。
“你这小老儿倒挺明白的嘛。”那声音桀桀笑道。
“那顺治皇帝给弄那儿去了?”有良疑惑不解。
“据说孝陵地宫内的棺椁是空的,当年顺治皇帝为了董鄂妃而削发为僧上了五台山,死后就葬在那儿了。”憨叔解释道。
这时薛道禅朗声道:“墓主人既然不想透露名讳,也不愿现身相见,在下有一事不明想请教,被您禁制在《敦煌梦魇图》中的二丫和老白,他们身上带着的‘噬嗑针’如今在何处?”
“自然是被收缴了,这二人不自量力凭借着孙思邈的噬嗑针就硬闯古墓,还杀了不少的庆忌,竟然还想制服老夫,哼,只好送他们去图中自生自灭了,看在药王针这份大礼的面子上,没杀就算是便宜他们。”
薛道禅点点头,说:“那么阁下想如何处置我们呢?”
“嗯,衡山薛道禅,你是个儒生么?”那声音问。
“在下饱读《经史子集》以及《大藏经》和《道藏》,你说算不算儒生呢?”薛道禅嘿嘿道。
“这个小老儿呢,你是儒生吗?”那人又问憨叔。
“我是燕京大学文物系毕业,算是高级知识分子,当然是儒生。”憨叔理直气壮的回答。
“好吧,老夫从不杀儒生,你们就进画里与他俩作伴去吧。”声音未了,洞顶金井口突然喷出一道耀眼的七彩光晕,瞬间将薛道禅和憨叔卷起扔进了石壁上的《敦煌梦魇图》之中,那赤魔甚至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咦,这个小子体内老阴之气极盛,是怎么回事儿啊?”墓主人接着说道。
“俺是天生的。”有良昂起头朗声答道,大不了自己去和二丫作伴更好。
金井口没了声音,大概墓主人是在考虑如何处置他。
“老大,有良是柳十三的徒弟,是自己人。”杜大姐关键的时候帮了他一把。
“哦,原来是这样,此人好好调教出来是把好手,就交给十娘管教吧,老夫正在琢磨药王‘噬嗑针’的秘密,等闭关结束就可以离开这里带你们征战天下了。”
“是,老大。”杜大姐应道。
“哈哈哈哈……”金井口传来一阵快意的桀桀笑声,随后归于沉寂。
许久,有良才回过神儿来,就这么看着薛道禅和憨叔在自己眼皮底下被卷入了《敦煌梦魇图》,却毫无办法阻止,这墓主人也太厉害了,记得师父柳十三说过,这七彩光晕应该是魇所谓,那么这座古墓的主人一定是一只千年老魇。
他赶紧跑到石壁下看那幅图,浩瀚的沙漠里,出现了两个孤独的身影正在艰难的跋涉着,看方向是在往古堡而去。
“但凡进入到画里,他们自身的功力就都被禁制住了,如普通人无二致。”杜大姐在身后幽幽说道。
“他们在图里没吃没喝会不会饿死?”有良担心道。
“暂时不会,人在图中能量消耗得很少,能坚持个一年半载的,之后可就难说了。”
“墓主人是谁?”有良问。
杜大姐微微一笑:“别再打听了,凡是知道老大名讳的人都不会活着的,就连我和冯生也从来都不敢打听。”
冯生?有良恍惚好像在哪儿听到过这个名字,但一时又想不起来。
有良抬眼望着那位中年人,那人微微一笑道:“我叫冯生,本地人。”
“他十多年前死于唐山大地震,与那些冤魂一道被老大就近拘来古墓,后来见其学识智力远远高于他人,于是老大就把他变成了一具甲尸,负责看守古墓。”杜大姐解释说。
“大地震的魂魄何故一直不散去呢?”有良有些不解,按柳十三的说法,这样很容易聚而成魇。
“因为他们死的太冤了,”冯生眼圈儿红了,“本来国家地震局已经发现了大量的震前预兆,并预测到了那几日将会发生地震,可是偏偏不告诉老百姓,结果白白葬送了二十多万条性命。而私下得到消息的青龙县长冉广岐命令全县百姓迁到室外,结果地震如约而至,青龙县共毁坏房屋一万八千间,完全倒塌七千三百余间,但47万人口竟无一人伤亡。”
有良闻言震惊了,自己从来都没听说过还有这等事儿。
“他们为什么不能像青龙县长那样做呢?”有良问。
“说是怕引起百姓混乱。”冯生咬牙切齿的说道,他的亲人在那次地震中全部丧生。
“混乱也总比死了强啊。”有良感到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