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9新章(4 / 6)
元槿和蔺君泓就道了别,各自往自己要到的方向行去。
——如今宴席还没开始,大部分人都是先到了一步静等着。
元槿在宫人的引领下,去到了女眷们聚在一起的暖阁。
虽说如今冀都正是忙碌之际,但这一次的宴请,却丝毫都不马虎。
但凡冀都四品以上的官员和官员夫人,这一次俱都被邀了来参宴。
就参与的人数来说,是上一次定北王接风宴所比不上的。
而就摆宴的桌数来说,这回是上次的两倍。更是没法相提并论。
元槿不知晓陶志忠为何在这个时候归了京,也搞不清楚为什么皇上对待一个将军比对自己的皇叔还要重视。但看蔺君泓不愿多提,她便也没有多问。
——若能和她说的话,他定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既是不提,就说明这些事儿她知道了不如不知。
元槿将这些尽数抛诸脑后。待到宫人将帘子撩开,便迈步入屋。
屋内已经坐了十几位太太。
看到元槿后,大家纷纷起身行礼。而后笑着将元槿让了进去。
有一位太太在看到元槿后,显得尤其的热情,主动上前来和她搭话。
正是袁太太。
各寺少卿官职不同。
贺重凌身为大理寺少卿,乃是正四品官职。
但袁大人的光禄寺少卿,只不过是正五品。
因此,这次的宴请,依着品阶,袁大人和袁太太是不够资格参加的。不过,两人是三皇子妃的父母,论这一层,却是够格了。
三皇子最近的境况不太好。
以前虽然他不受宠,但是皇子们有的,他都有。偶尔在某几个方面,他还隐隐有超出旁人的势头。
可是最近皇上不知怎地了,竟是好似要打压他一般,夺了他以前负责的差事,另给他派了不甚重要的事情去做。
正是因了这些诸多缘故,之前袁太太来的时候,那些太太们对她不甚热情。而且有几位甚至还给她摆脸色看。
袁太太身为三皇子妃的母亲,早已习惯了这个身份带来的好处,也习惯了旁人处处礼让三分的境况。
如今乍一被冷落,心里难免有些不自在不乐意。
之前她还在思量着如何扭转局势,可巧就见端王妃走了进来。
袁太太大喜,十分自然地凑了过去,主动嘘寒问暖。又问元槿近日来可好。
元槿自问自己和袁太太实在算不得熟悉,故而凭着礼数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
袁太太看元槿肯回答她,愈发地自得起来,又想了好些话来与元槿搭讪。
元槿不胜其烦,终是不肯再忍耐下去了。站起身来脚下一转,就往葛太太那边去了。
今日镇国公府的葛老太君没有来。
陶志忠毕竟是晚辈,老太君年纪大了,又是那样的身份地位,着实没有道理赶来。故而让葛太太前来。
葛太太是镇国公府的世子夫人,足够代表葛家参宴,来“迎接保护河山大胜归来的功臣”。
但是,对着端王妃,再说起那“大胜归来”,大家不免都露出了会意的笑容。
当年蔺君泓守着西疆的时候,年年捷报频传。
可是自打陶志忠去了后,捷报没有收到,皇上反倒是开始愁起了西疆的安定问题。
大家俱都晓得,陶志忠在那边守着,怕是不太得力。
有位太太看不过去,在元槿耳边轻声说道:“说是接风宴。我看是卸甲宴还差不多。”
她是蔺君泓一位堂叔的儿媳,河阳郡王的妻子。与元槿是平辈。
平日里河阳郡王就对蔺君泓赞不绝口,十分欣赏。他早就看不惯陶志忠了。
郡王妃对陶志忠自然也没甚好印象,自然而然地亲近蔺君泓和元槿。
元槿之前见过郡王妃几次。
虽说是平辈,不过郡王妃的年龄可是足足大了一轮多。所以平日里不曾私下里说过什么话。
她没料到这位婶婶说话这样直爽。不禁笑着低声道:“婶婶也不怕被人听了去。”
郡王妃知道,元槿这话说得也是十分直接,直截了当地在提醒她隔墙有耳,说话注意点。
郡王妃非但不觉得她唐突,反而愈发觉得这个端王妃有趣。
若是旁人,要么是把话题调转避开,要么就是只微微笑着不肯接话。这样单刀直入地提出来的,倒是真没有。
“怕什么。咱们声音这样低,有谁敢走过来偷听?”郡王妃笑道:“再说了,他姓陶的若是看我不惯,尽管来找我。我是不怕他的。”
河阳郡王是先帝同父异母的兄弟。虽然生母的出身低了些,身份比不上定北王尊贵,但河阳郡王到底是今上实打实的皇叔,绝非陶志忠一个将军能够动得了的。
郡王妃说完之后,方觉自己讲的有些不太对。
她说自家的郡王是陶志忠动不了的,那么端王爷呢?
手握实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