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1)(2 / 12)
续往我手里塞。
“好吧。谢谢你。”
“别客气。”萧蕊一面吃,一面忽然说道:“我觉得,这个上下铺的安排是不是应当每个学期更换一次,才合理呢?比如说,上个学期住下铺的下个学期住上铺。上个学期住上铺的下个学期住上铺。大家都有机会住下铺,这样才公平,小秋,你说呢?”
我点点头。
冯静儿的脸色有几分不自在,魏海霞更是不悦地看了我们一眼。宁安安笑道:“下学期还早,等下学期开学我们再仔细商量吧。也许到那个时候你住习惯了,不肯搬下来了呢。”
萧蕊咬了一口巧克力,道:“我肯定愿意搬下来,我现在就住得不习惯。”
魏海霞看着我,问道:“你呢,小秋,你也不想住上铺吗?”
“我觉得萧蕊的主意不错。住不住上铺无所谓,重要的是公平。”我不动声色。
“先去看电影吧。” 宁安安拿起小挎包,走了出去。大家鱼贯而出。
“小秋,你真的不去?”萧蕊问道。
“对不起,我约了见一个老乡。今天晚上。”
“还没开始学外语呢,中文语法已经忘了,小姐,时间短语的位置在前面。” 魏海霞调笑了一句。门外一阵咯咯乱笑。
其实我早已经见到了我的老乡林青。她和我来自同一个小镇,历史系四年级,眼看就要毕业了。我下午见到她,寒暄之后就问她在北京的生活之道。
“这里的消费实在太贵,你必须打工,才能维持生活。”
我深有同感,连忙告诉她我带来的钱已经花掉了大半。她猛然想起一件事,道:“我知道有个咖啡馆招人,本来我打算去的。因为离学校有些远,要坐四站路的公汽,所以改了主意。你想去吗?那是家星巴克,当招待。不累,主要是早班和夜班,时间灵活,他们倒喜欢外语系的学生,因为那里外国人多。你想去现在就告诉我,我得先给人家打一个电话。”
真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我连连点头。
老乡替我写了一个简历,借了一套衣服给我,临走时,又递给我一支口红。
“我们是小城市来的,本来口音就土,再不穿时髦点,更要让人笑话了。你的普通话说得还好吧?”
“还好。口音不是太明显。”
“卷舌不卷舌就不说了,这里的人in 和ing都是要分清的。”
“我一定注意。”
“话里尽量多带些英文,别时时都说老实话,别乱露自己的底细。一老实就受人期负,明白吗?”
“明明,谢谢学姐提醒。”我做了一个鬼脸。
“在咖啡馆里打工的都是大学生,挣的是正经钱,所以我倒不担心你会学坏。别学你们系和音乐系那些不长进的女生们,为了高消费,做鸡做二奶做小三,什么都做。”
“哦。”
林青指点完了工作,就出去给我打了电话。回来告诉我,说咖啡馆有三天的试用期,今晚就开始。问我愿不愿上晚班,晚班从六点钟开始,到半夜十二点。其它的时段都没有空。
我当然愿意。
到了汽车站我才真正体会到林青不要这分工作的原因。下午五点是高峰时间,说是六点钟上班,如果五点半才来乘车,就会迟到。
等了二十五分钟,终于挤上了公汽。汽车慢腾腾地向前开,一路红灯不断。我发现车里站着的人全是一副狼狈相,有坐位的人也显得疲惫不堪。透过车窗,我第一次认真打量北京。其实我每天都看新闻联播,自己以为对北京很熟悉。可是,等我真正到了这里才发现,每一个街道都如此陌生。陌生的大楼,陌生的行人,陌生的广告,陌生的车辆,陌生的标记,每一样事物都那么陌生,悄无声息地向着陌生的方向行进。
北方的秋季,天暗得极早。四站的路程仿佛就从白日走到了黑夜。
那个叫做“Starbucks”的咖啡馆坐落在一栋几十层高的豪华大楼的底层。奇怪的是,虽是下班高峰,那条街上的行人并不多。楼侧的停车场有大致二十个车位,全占满了。我在大门外停留片刻,理了理头发和裙子,又悄悄地照了一下镜子,还算整齐,便推门而入。
咖啡馆并不太大,很安静,只有喁喁的人声。里面的服务生穿清一色的黑色T恤,无论男女,都套着一条墨绿色的围裙。一个叫童越的男生接待了我。他看上去和我年纪相当,个子不高,明朗的笑容,样子很随和。
他礼貌地伸出手:“你好,谢……小秋,是吗?我是夜班经理,人们都叫我小童。”
“你好小童。”
“你的简历写得挺好。其实不必写英文,中文就可以了。老板不懂英语。今晚这里有四个人,包括你在内。你是S 师大的吗?”
我点头。
“我也是。英文系二年级。你呢?”
“英文系新生。”
“是吗?今天迎新我也在,怎么没见到你?”
“也许你见到了,只是不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