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1)(10 / 12)
日子沾上了点玫瑰色彩。她是应该感到头痛的,但此种情绪并不明晰。
莫向晚发觉莫北真是对手。可他要什么呢?同她结婚?
这是她想都不要想的。
他如果抱着愧疚同她结婚,这就是笑话。她莫向晚不需要一个男人这样怜悯,她更不会忘记他当初只是她的嫖客。
但这想法也不对,她想到这个词,会对他有抱歉的情绪跟着上来。他是善意的,她不可以用阴暗自私的心去度量别人的善意。
这是一种极不道德的揣测,不是吗?她心里的答案很肯定。
她可以选择用一种平和的方式同他相处。
莫向晚半夜里爬起来去厨房倒了一杯凉水给自己,她需要冷静。
路过莫非房门口时,她听见里头有点响动,就推门进去。
莫非竟然没有睡觉,正抬着腿搁在床上做压腿运动。扭头看到母亲进来,有点慌乱,一下收了腿,坐到床上去。
莫向晚斥他:“又作怪了!”
莫非抱住她的腰,突然撒娇起来:“妈妈我爱你。”
莫向晚的心顷刻化作一团水。
莫非又说:“妈妈,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我最最最最爱你。”
莫向晚抱住儿子,抚摸他的小脸。
这是她的救赎天使。
生下莫非那会儿,她承受巨大的生活压力,从管弦和于正那里借了钱,但总是不够的。莫非得了新生儿黄疸病,差一点要并发肺炎。
她在爷爷奶奶家的弄堂口转了一圈,看行人匆匆,看车如流水马如龙,看到华灯初上,就要万籁俱寂。最后把心一横,走了进去。
爷爷沉默着听完她简短的叙述,回头从五斗橱的深处,捧了一个老旧的杏花楼月饼盒子。斑驳的铁锈封住盒盖,爷爷用力打开。
这不是一个潘多拉魔盒,这是一个普通的,装载着老人朴素情感的魔盒,不是再度飞出冥界恶魔,飞出的是马太福音。
爷爷给了她一个存折,里面有五万块钱。
她跪下来,对着爷爷磕头,足足三下。
她说:“阿爷,我是个混蛋孙女,对不住你。”
爷爷脸上的沧桑在黯淡的灯光下也无法掩盖,他的声音苍老得如风吹过沙沙松柏。原来一切并非她心里所想的那样,她的荒唐摆在爷爷疲惫苍老的面容之下,成为一桩滑天下之稽的笑话。
爷爷说:“晚晚,我们也对不起你。你爸爸要把我跟你阿娘接到美国去养老,他是不对的,我们也不对,没有管好你。阿爷阿娘年纪大了,你要好好的,自己争口气。”
奶奶在一边用手印着眼泪,她只反复讲:“晚晚,你做的老不好的,你以后怎么办?爹不管娘不管,还要管一个小娃娃。”
莫向晚在十六岁之后,头一次泪流满面。
她被刺了一下又一下,痛入骨髓。才知道自己是大错特错。
爱她的爷爷奶奶,曾经尝试管过自己,但被自己生生挣脱,非要一路走到黑。
她说:“我是不识好歹。”咬住牙关,再也说不出一个字来。
爷爷仰着头,老人不好意思把泪流下来,他也自责:“我管不住你爸爸,也管不住你。我老了不中用了。”
爷爷的五万块钱的存折,一直在她的床头柜里放着,最艰难的时候也没拿出来过。过年过节时候她会写信寄贺卡到大洋对岸的地址,但从未把莫非的照片寄过去。
爷爷奶奶的无奈,在于既没有教好儿子,也没有教好孙女。他们深深的内疚,埋葬在深红如血的存折之下。
血浓于水,让莫向晚学会体谅。
小小莫非有粉嫩的面颊,看上去脆弱和无依,躺在摇篮里嗷嗷待哺。她抱起来孩子给他喂奶,看着他在她的怀中,给出人世间第一份依靠。
这一段愁难禁,心怆然的日子应当结束。
这个世界之上,大太阳之下,重新站立起来,并不困难。她要告别颜容苍悴、双目失神、无谓乏力。起码做到每年的贺卡上,用光鲜挺拔的字迹让远方的老人安心。
莫向晚抱牢莫非,亲吻他的发。
她问:“告诉妈妈,你为什么睡不着?”
莫非老实回答:“我在想明天的运动会。”
莫向晚并不失意,莫非也许也在想莫北,他亲近的一个给予他一半生命的男人。为了同他亲近,孩子辗转难眠。
这样的快乐,她何忍剥夺?
但莫非已经不会再问母亲,是不是愿意和四眼叔叔谈恋爱。他是知道这回令母亲难堪的,一如他不问自己的父亲在哪里,却自己向老师解释,是去了国外。
莫向晚很不好受,她想要安慰儿子,又重复自己的不拒绝,说:“非非,如果你想叫四眼叔叔做爸爸,就叫吧!”
莫非猛地抬头,眼睛一亮,充满了期待的喜悦。
莫向晚已经把他推到床上去,对他柔声说道:“非非,你既然要叫四眼叔叔做爸爸,就不可以让爸爸丢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