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掖庭(6 / 7)
上一层绯红,明艳不可方物。
“陛下,陛下……”她在悸动的旋涡中迷失了方向,像个溺水的人一般紧紧攀住李涵,要他与自己同赴那浓情幻化的深川迷谷,成为其中的鱼和水。李涵看着在迷乱中鬓乱钗横的轻凤,不无骄傲地翘起唇角,欣然接受她的邀宠。他搂着她纤细的腰肢将她扶坐起来,两个人在疾风骤雨般的节奏里紧紧相拥,一同心醉神迷、魂摇魄乱……当激情的潮汐退去之后,轻凤在头晕目眩的余韵中枕着李涵肩,伏在他胸前轻声呢喃:“陛下,你还记得吗?我说过我不需要外戚,也不需要你的庇护……我只要有我自己这一颗心,就可以爱你。”
李涵无声地笑了笑,趁黎明到来前吻着轻凤汗湿的鬓发,在她耳边低声地吩咐:
“听我的话,走吧。远远离开这里,去一个我或者我的敌人都找不到的地方……这样,我就可以一心一意地去做事了。”
轻凤睁开湿漉漉的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李涵问:“你……你要去做什么事?”
李涵没有回答轻凤,而是径自眯着眼笑起来,笑容神秘中又带着些许骄傲——快则数月、慢则两年,他便会去冒一个险,而他要奔赴的那片沙场,他的祖父、父亲、叔叔和兄弟都已经战死在那里。而过了今夜,他即便没有胜算,至少也已没有了后顾之忧。
虽然身为帝王,本就应当学会太上忘情,可是当他不小心爱上了一双灵动的眼睛,却也无怨无悔。这辈子他从不喜欢繁丽的装饰、甜腻的味道,她却是他唯一的奢侈、唯一的甜蜜;也因此,她大可以被自己当做一个美梦来结束掉。当明日的曙光降临,就让他从梦中醒来,为他的李家天下,再戮力血战一次吧……
尾声
太和九年卜一月,发生了历史上着名的“甘露之变”。
当时文宗李涵假借金吾左仗院内有石榴树夜降甘露,命神策军左、右中尉和左、右枢密使等宦官去观看,同时在左仗院中部署下兵力部曲,准备一举将阉党头目们剿灭。
不料刺杀行动之前,却被枢密使仇士良察觉,仇士良等人立刻逃回含元殿,对文宗报称有祸事发生,将他强行挟持回后宫。随后阉党指挥神策军反扑,对公卿百官进行了血腥的报复,门下、中书两省及金吾卫六百余人被杀死。
然而惊魂未定的仇士良至此仍不解恨,接着他又派兵关闭宫门,大肆屠杀各司官吏千余人,皇宫内一时横尸遍地、血流漂杵。之后一千多名神策军继续出宫追杀逃亡的官员,并在长安城中大肆搜捕劫掠。一时长安城内的恶少狂徒们也纷纷趁乱滋事,伪装成神策军剽掠财货、斗殴杀人,直闹得长安城内满城风雨、鸡犬不宁。
在这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之后,李涵从此便被幽禁在深宫,诸事皆受宦官摆布,直到五年后他驾崩为止。
传说他在“甘露之变”后就得了重病,直到死前都在挂念一个人,也因为挂念着一个人,所以总可以听到他在深夜里和什么人说话。
也有传说,“甘露事变”,后所有的御令都不是他发布的,因为当时一切事务都已被阉党控制,他根本没有定夺的权力:甚至更有人猜测,真正的文宗早在“甘露之变”时就已被阉党杀死,因为当他驾崩后被葬入章陵时,他的棺椁里面根本就是空的;而诸多传说里最荒诞不经的,是传说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始终陪伴在他身边的,竟是一只黄鼬。
然而李涵毕竟是身在禁中的皇帝,关于他的传说总是扑朔迷离,其中到底有几分真实,又有几个人能清楚知晓呢?
至于距长安城五十里之遥的终南山里,则别是一番林岫深僻、草木葱茏的明丽风光了。
但听得原本静谧的山道之中,忽然“嗒嗒”响起一阵欢快的木屐声,一个榛子脸的少妇正牵着个五六岁大的娃娃,与自己的夫君缓缓从山道间走过。
山中叶舟浮泛、菰米鲈鱼的隐居生活,让他们的脸上浮现出恬静的笑容,似乎尘世的纷扰从未打搅过他们。正是滚滚红尘一朝梦醒,却原来无论人世几多风雨,山中自有福地洞天……
——完——
番外
曾经,博陵深泽有一座青石别墅,建在博陵王崔氏祖茔的旁边,那里原本是供家族祭祀扫墓时暂住。不过那代的博陵王显然对祭祀祖先不甚上心,只派了一两个奴仆来看守别墅。主人长年不下榻,奴仆就免不了为了吃酒赌钱,将有限的别墅修缮经费投入到无限的吃喝玩乐中去。于是久而久之,无人打理的庭院里长满了野草,到了夏天,难免就让野草引来了野兔,又让野兔引来了野狐。
翠凰在偶尔路过这座别墅时,一眼就喜欢上了这里。她虽然向来对人工的建筑没什么兴趣,但是这座寂静荒芜的青石别墅,竟意外地对了她的胃口。
于是每每当她厌倦骊山中俗不可耐的同类时,她便会腾云驾雾来这里小住几个月,尽情享受一番安静的时光。又因为翠凰掩饰得好,姥姥们竟从不知道她在博陵郡深泽县里,还有这么一个秘密清修之地。
日子就这样平淡地过下去,直到有一天,这座别墅真正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