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龙鼓滩水警灵异事件(2 / 4)
章节里介绍过有个伙计D在做水警工作时碰见过灵异事件,今天这个事件中的伙计工作范围与其大概相同,当时属于水警沿滩巡逻小队B组,A组为日间巡逻B组为夜间巡逻,地点在龙鼓滩辖区,这个伙计我们就叫他“瘦烧”,因为本身身材很瘦,同僚经常取消他象只很瘦很柴的烧鸡,后来这件事之后瘦烧仔调离巡逻小组,在警岗工作,并且和伙计D在警岗工作过一段时间,所以我才有机会听到事件转述,警岗工作不再那么辛苦,不知道他现在会不会变成“肥烧”。
简单介绍一下瘦烧的工作环境,龙鼓滩主要分为龙鼓滩及龙鼓上滩两部,在青山大冷水西侧,东面临海为龙鼓水道,南面为踏石角。这是香港西部海岸线最边境的地方,视野开阔海滩狭长,呈半圆弧状向内收,因为这个原因成为蛇客钟爱的登陆点,但是沙石粗糙水质很差,站在龙鼓滩上直接可看见辖区的龙鼓滩发电厂两条高大的烟囱,海岸线上往西为龙鼓滩村,村子包括笃尾涌、北朗、南朗、龙仔、沙埔岗五个村落,瘦烧每晚的巡逻路线是从稔湾径转至稔湾道,然后行龙鼓滩路,由北郎村村口穿行,后沿海岸线往北,绕过半圆弧的海湾回到稔湾径,形成一个回路。巡逻四个人一组夜尾,一辆警车,途中海岸线部分需要步行。
夜晚的海岸线,只有远处航行的点点船只灯光,整个海面是漆黑沉寂,耳边只有海浪声,脚下是礁石和沙砾,另一侧就是村落和树林,夜晚根本不会有村民走动。当晚,瘦烧和同事巡逻到龙鼓滩路时,在北郎村村口改至步行行beat,穿过破旧又黑暗的古老村落,陪伴他们的只有树林里呼啸的风声和海面扑来的带着咸味的潮湿空气。这种环境下巡逻条件可以说很艰苦,而且胆子小的警员会有所顾忌,但是大家经常在整个辖区工作,而且晚晚如此,道路熟悉,村屋有几砖几瓦都牢记,早已经习惯了黑暗的环境,除了刚来时不太习惯也早已克服,所以并未觉得恐怖和异常。
凌晨过后,四名警员穿过北郎村后,开始沿海岸线巡逻,大家一边行走一边四处观察,手持高强度巡逻探灯,路上有说有笑打发时间,因为深夜的海浪声听来格外嘈杂和单调,巡更时不说话几乎不可能,走了大概一里地之后,瘦烧突然听见一声“咔嚓”的声音,在夜晚除了单调的海浪声听起来特别清晰,但是很遥远,象是碰撞的声音,用经验判断可能是木材船只碰到礁石或断裂的声音。
于是瘦烧停下脚步,用探灯到处照射海面,没有看见可疑船只和人员,问其他警员,大家都说没有听见异常,还笑话瘦烧是因为海风把盐粒吹进耳朵里了,继续往前走。在平时夜更时间,大家从来没有碰见过蛇客上岸或者走私船只,只有胆子大的男女拍拖不回家在海滩上露营,在这个海岸区极少有蛇客上岸,在他们夜更的南部沿线会有很多蛇客登陆,因为这一带暗礁较多,而且呈半圆弧状海滩令船只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到达,而且视野开阔登陆后弃船不易掩盖,容易被水警发现;走私的船只到岸后,因为交通不便,货车很难通行分散走私品,所以也极少用作走私码头,这样久了大家的警惕性并不是很高。
大家继续往签更点走去,大概又走了几百米后,身后的海面又传来一声清晰的“咔嚓”声,这次除了瘦烧其他几名警员也全部听见了,大家同时回头望向海面,灯光照射过去之后,黑暗的海面上有个物体飘摇不定,模糊的发现好像是一艘小船,大家立刻提着灯向小船跑去,走到附近岸边,距离岸边几十米的海面上漂浮着一个黑色方形的物体,四个人的探灯同时打上去的时候,照的特别清楚,结果四个人当时就头皮发麻,因为看的特别清楚竟然是个黑漆的棺材,侧面还画着花纹,一头高一头低,方方正正,绝对不是船只,在海浪的拍打下左右摇摆,瘦烧和大家对视了一下,解下皮带和电台留在岸上,和另外三名伙计跳入了海中,顿时感觉海水冰凉,四个人游到棺材旁边,发现是一口空的棺材,已经没有棺材板覆盖,里面有件破衣服,已经被海水打湿,大家费尽力气把棺材推到岸边沙石上,研究起来。
伙计发现棺材很旧,应该有些年份,底部已经有裂纹,可能是在海中被礁石碰撞的,估计听到的“咔嚓”声就是碰撞暗礁的声音,棺材内破旧衣服看不出什么端倪,也不象是死人所穿的下葬寿衣,四个人于是讨论如何处理,准备电台通知总台汇报情况,却发现电台和手机被潮水已经打湿,机器短路烧爆无法使用。正在决定先把棺材放在岸边,然后行至警署通报情况时,突然听到不远处的树林里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大家立刻高度警惕,顺着声音过去察看,这时发现了两名衣衫褴褛的人,在灯光下看见两个人迅速钻进了茂密的草丛,瘦烧大喊一声:“咪郁,警察,什么人?”结果两个人逃的更快了,消失在树林里。于是四个伙计分成两组分别也进了树林,追赶过去。
进了树林后,由于警服潮湿影响步伐,很快就把两个人追丢了,瘦烧身材细长瘦弱,在茂密树林里跑起来速度很快,手中的探灯不停闪烁,偶尔还能看见那个人的后背,于是不等身边的伙计,独自加快步伐跟随那个人的后背,走到一个斜坡时,瘦烧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