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香港警察枪战之真实版无间道(4 / 7)
徐平时性格颇为怪异,说话很少,与同事也不是很合得来,当值时“失更”、总台call也不回复等现象经常出现。后来据专门来港的FBI专家分析,徐步高属于分裂型人格障碍,有自恋、妄想及反社交行为和心理,徐多次升级面试失败,估计他自感怀才不遇,才对警队产生仇恨。其妻李宝玲称,在感情生活方面,婚后迁居东涌的徐感到家人与朋友渐渐疏离,生活苦闷单调,曾有离婚的打算,虽然不知道他供养二奶、召J,但双方感情一直很好,没什么大的矛盾。徐步高曾在湾仔谢斐道租屋包“二奶”,并多次跨境旅游,收入和支出费用相差很大。
在徐步高的寓所内查到的大批物品中,除了一批书信、日记、文件及大叠剪报资料外,还有一台电脑。警方搜查徐步高的计算机资料时,电脑中把一些财经、名人及警署的消息分门别类存盘,但以领导的资料最齐全。并发现一个机密文件档案内竟有xx的个人资料、座车牌照号码,以及多张xx在港府及官邸出入的照片,还有一些xx起居、保镖情况的记录,探员又在日记内发现一些字句,其中提到“要做件惊天动地的事”。由此,警方推断他当时曾计划做出极端行为,对xx不利。警方同时发现一本属于徐步高的记事簿,记录了尖沙咀警署若干警员的巡逻资料、时间及位置,其中包括枪击案中殉职警员曾国恒及警员冼家强的资料。侦缉高级督察游乃强还在徐步高2005年记事簿中找到,他有多项关于侦查B队的记录。如“2005年4月18日,15∶00,强会山交更,2人接2人,guard有枪、接更人冇枪”。当时高层希望能够确认这名潜藏警队5年的“警魔”是否另有同党,以及他单枪匹马企图抢夺两支警枪及24发子弹的真正目的。
2001年,就在徐步高晋升警长的面试失败的几个月后,港警梁成恩被人杀死,梁携带的佩枪从此神秘失踪。同年底,该支失枪首次露面,就被一名蒙面男子使用抢劫银行,一名护卫员死于枪下。警方悬红100万港币,但始终无法抓获凶手。 直至17日凌晨,这支失枪第二次出现,香港警方才将以前两宗案件与徐步高联系在一起,而当警方重新拿出他们在2001年拼出的凶手拼图,发现竟与徐步高出奇的像,因此警方案发后怀疑徐步高就是此前两宗案件的凶手,并进而怀疑他与一宗运钞车劫案有关联。香港案件记录里,在此此案发前这三宗案件全都是悬案。徐步高申请加入飞虎队,最后失败;申请做警长,得不到上级推荐也失败;申请去做机场特警,又因为年纪太大再次落榜,这一连串的事件对他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因此这些和多宗案件发生时间相吻合的事情,很可能是促使他走上魔警之路的原因。
多日后,受伤警员冼家强康复情况良好,开始回忆案发前后的细节,协助O记探员查案。案发前警员曾国恒及冼家强用对讲机与警察电台的通话及记录的录音带,当时还有其他巡逻警员通过radio听过这段对话。O记围绕这段对话作了技术上及逻辑上的分析,调查显示,曾国恒及冼家强在中枪前片刻已知疑凶的抢枪目的,随后便发生枪击案,疑凶徐步高不是突然现身以及一见到两名警员便开枪,而是徐是设了“求助诱警”的骗局,令两名警员降低警觉性,才突然拔枪施袭。冼家强回忆,徐在案发前的瞬间,貌似要向两警求助,但三人冇言语沟通。警方将调查涉案三人是否认识时,发现两名巡逻警员均不认识徐步高,而且曾国恒从九龙城警区刚调过来一周,和冼家强也不是很熟悉。此外,警方发现疑凶在尖沙咀枪击案所用的作案手法,与当年警员梁成恩被诱骗到石桃楼的做法模式相同,特别是两案均发生在两个“巡警辖区”的分界地段,显示疑凶对警员巡逻区域、交班时间等内部信息及逃走路线精心部署,而且针对警员及抢警枪的计划非常周密,自信心很高。
当日案发现场,探员在徐步高身上搜出一条附有车牌号码的电单车车匙,根据车主登记资料,发现该车为另一警员所有,但案发后在附近没有找到电单车。后来警方在18日,派出新界北快速应变部队近五十人,在东涌一带展开大规模的搜索,警员全部戴上白手套,持地图环绕达东路、东涌地铁站对开搜索。当时警员分成三人一组,沿路边、墙角等停泊电单车的地点搜查。由于警员一直未发现目标电单车,后来有媒体称有“第四人”为徐步高的同伙骑走了电单车,一度传闻。但是随后几日,遂将搜查范围扩大至裕东苑外,最后O记根据徐步高设计的逃跑路线逐步细致搜索,最后在逸东邨停车场内找到了电单车,而在油麻地官涌街找到了一辆失窃客货车,证实为徐步高驾驶过来,由于当时怀疑车辆附近有丢弃枪械,警方派出O记探员、重点搜查队队员及超过六十多名机动部队警员,重返现场利用金属探测仪作地毡式搜查,寻找枪支或子弹但没有结果,因此不存在协犯之说。警方在徐步高的电单车内寻获一张记录了巡警到广东道政府合署签簿时间、巡警数目等资料的纸张,由此可分析出广东道行人隧道是尖沙咀警区及油麻地警区的警员巡逻交界,两区警员巡逻时都会经过隧道,但经由不同出口离开,路线不会重叠。警方推测是徐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