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 / 3)
*1. 你的“自我”并不是血肉之躯,身体只是“自我”用来执行任务的工具;“自我”也不可能是心智,因为心智又是“自我”用来思考、推理、谋划的另一个工具。
*2. “自我”一定是某种能够控制并引导身体和心智的事物;一种能够决定身体和心智的事物;一种能够决定身体和心智如何去做、怎样去做的事物。当你认识了“自我”真实物质,你就将享受到以前从未感知过的充满力量的感觉。
*3. 你的人格是由数不清的个人特征、怪癖、习惯和性格特点所组成的。这些都是你以前思维方式的产物,它们和平你的“自我”并没有真正的关联。
*4. 当你说“我认为”的时候,“自我”告诉心智应当怎样认为;当你说“我去”的时候,“自我”告诉身体应当去向何方。这个“自我”的真实本质是精神上的本质,这种本质才是真正的力量之源,当人们开始认识到其真实本质时,这种力量就会降临到他们身上。
*5. “自我”被赋予的最伟大、最神奇的力量,就是思想的力量,然而极少有人知道什么是具有建设性的、或者说正确的思考,所以人们就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大多数人允准它们的思想停留在自私的层面,这正是幼稚的心智不可避免的结果。当人们的心智变得成熟时,就会懂得:失败的萌芽,就潜藏在每一个自私的想法之中。
*6. 受过训练的头脑会明白,做任何一宗事务,都必须让每一个与这宗事务相关联(不管以什么方式)的人能够从中受益,任何一种试图利用他人的软、无知或需求而让自己受益的举动,都将不可避免地致使自身受到损害。
*7. 这是因为,个体是宇宙的一部分。同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之间不能相互敌对,反之,每一个部分的幸福都建立在对整体利益的认知的基础之上。
*8. 那些认识到这一原理的人,在生活中就拥有了巨大的优势。他们不会让自己精疲力竭。他们能够敏捷地消除一些游移不定的想法。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在最大限度上把注意力集中到任何一个主题上。他们不会在无益的目标上浪费时间或金钱。
*9. 如果你做不到这些,说明你迄今为止还没有付出所需的努力。是时候了,努力吧!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为了增强你的意志、认识你的力量,你可以借用一句强有力的口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就能成为怎样的人。”
*10. 每一次你重复这句话,都应该清楚地知道这句话中的“我”是谁,是什么;试着去理解“自我”属性的真正内涵;如果你能做到,如果你的目标和意图是具有建设性的,并且与宇宙的创造原理和谐统一的话,你将无往而不胜。
*11. 如果你使用这句口号,那就经常不断地使用它,不管白天黑夜,只要你日间想起它,就重复一遍,持续这样做下去,直到它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习惯。
*12. 如果不这样做,倒不如压根就不开始,因为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我们开始做某事但不把它完成的话,或是做了某项决定却并不坚守的话,我们就形成了失败的习惯。彻头彻尾的、可耻的失败。如果你不打算做一件事情,那就别开始;如果你开始了,即便天塌下来也要把它做成。如果你决定做某事,那就动手去做;不要受任何人、任何事的干扰。你身上的“自我”已做出决定,事情已经板上钉钉,骰子已经掷出去了,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13. 如果你采纳这种意见了,那就从最小的事情做起,从那些你能够掌控、能够不断努力的事情做起,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容许你的“自我”被推翻,你将发现你最终能够战胜自己。要知道,许许多多的男男女女都曾悲哀地发现,战胜自己,并不比战胜一个国家更容易。
*14. 当你学会战胜自己,你将发现你的“内在世界”征服了外在世界;你将攻无
不克、战无不胜;人和事都会对你的每一个愿望做出回应,而在你这方面,却无
需任何明显的努力。
*15. 这一情形的出现,并不是天方夜谭,只要你能记住:“内在世界”是由“自我”掌管的,而这个“自我”正是那个“无限之我”的一部分,这个“无限之我”即为宇宙精神或宇宙能量,人们通常把它叫做“上帝”。
*16. 这些并不仅仅是为了证明或建立某种观点而提出的一种陈述或者理论,而是一种被最优秀的宗教思想和科学理念接纳的事实。
*17. 赫伯特.斯彭德说:“在我们身边的所有奇迹中,最令人确信的是:我们一直身处万物由此而出的无限而永恒的能量之中。”
*18. 莱曼.艾博特在班戈神学研究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中提到:“我们所要思考的上帝,是那个居住在人们内心之中的上帝,而非从外部操控人类的上帝。”
*19. 科学在探索的道路上前进一小步,就止步不前了。科学发现了亘古常在的永恒能量,然而宗教却发现了潜藏在这能量背后的力量,并把它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