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不打为妙(2 / 2)
哭。
周琉若是没活明白,他也该活明白了。
这位子明显就是给严党人留的,谁上谁完,管你什么履历什么功绩,严党几万张嘴巴骂也骂死你。看来皇帝也知道这一点,偏偏就不让严党的人上,可您老人家倒是坚决一些啊!为什么耳根子还这么软,严党的人一告一个准?!
张经进京领罪,周琉来了又走,杨宜知道自己也只是等着死期而已。更何况他是户部的官员,领兵打仗这种事他并不比任何一个人专业。在他眼里,这不仅是严党要弄死自己,连皇帝都要弄死自己。
可杨宜终究还是希望活下去的。
与家人挥泪惜别后,他第一时间奔赴杭州,首先要明确态度,一切事宜决策、一切人事调配,唯赵文华马首是瞻!
这样,自己至少不会死。
一年之内,在赵文华的不懈努力下,不听话的人终于通通滚蛋了,东南总督连换三任,东南的实质控制权终于落入了他的手中。
根据杨宜的所见所闻,与眼前一个十分鲜明的例子俞大猷,他可以肯定,在这块土地上,打了胜仗不一定有功,就算偶尔有功,也不一定是你的;打了败仗却一定是大罪,不管是谁打的败仗,都有可能是你的大罪。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