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骑军武力不一样 八旗不是杂拌酱(1 / 2)
济尔哈朗把自己囚禁在北京城里,城外到底什么情况,他是一无所知的。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古代打仗,通讯手段落后,在武器上他又吃亏,不这么干别无他法。
王烁的大军突然后撤的时候,他知道这是自己派出去的骑军管用了。
果然,骑军临走带了不少宫里养的信鸽,有信鸽飞回来,带来了消息,王烁在调集所有骑军,对付后方窜入的满清骑兵。
再后来,信鸽飞回来的就越来越少了。他知道,他的骑军处境一定是十分困难了。
骑军抽冷子还可以突破敌军火枪防线,留在家里的步军去冲火枪防线,那就等于是送死了。
他没有办法,只能在北京附近和西北军对峙,盼着他的骑军能像当初盘算的一样,可以彻底扰乱西北军的后方。
他想象的太好了,现实完全跟他的想象两码事。
派到西北军后方的骑军,大多是汉蒙朝三族百姓组成的队伍,满人实际占很小的比例,基本就是充当各级军官。
这样的骑军和满洲精锐是根本没法相比的。
真正的满洲八旗骑军,都可以使用张力在一百五十斤左右的马弓,那真是飞箭凌厉,无人可挡!
如果清末八国联军入侵,满人还有能使用如此大力弓箭的骑军,僧格林沁就不会在八里桥败那么惨了,没准儿还会把八国联军给赶到海里喂王八。
那时的僧王蒙古骑兵,都是蒙古牧人组成的军队了,早没了清初八旗的武力,骑兵连三十斤的马弓都拉不开了,弓箭杀伤力由原来的二百步缩小到不到十步。
更有甚者,大部分骑兵根本就不会使用马弓,在马上使鸟铳,这不瞎胡闹吗?
老余看了一部网络小说,讲男主专门穿越到八里桥战场,凭借现代指挥艺术,战胜了八国联军。
说实话,老余看不下去了。你领着一帮不会打仗的废物,去对付武器战术和武艺都比你高的高卢骑军和大英帝国殖民地的印度阿三有名的长枪兵,你用什么战术都打不赢!
哪怕你让男主提前穿越个两年,先把僧王手下这帮怂货都训练的会开硬弓呢!
或者你干脆把鳌拜的那十万正黄旗精锐搬清末来得了,保证能把八国联军给打回老家去,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所以,僧格林沁不是被八国联军的火枪大炮打败的,那时候它的火枪军根本就没赶过来,落在后面了。
僧王实际是败在对方的骑兵手里,败的一点都不怨,这个有资料可查的。
为什么鳌拜十万八旗精锐可以大败郑成功的二十万骑军?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即便有火枪、大炮,王烁如果骑军不行,也不见得可以打赢满清。
“满人过万,天下无敌”这句话,不是没有根据。
王烁赢得战争,也是赢在骑军的建设上。
他的骑军,除却跟满洲八旗精锐一样有开硬弓的能力以外,后来有条件了,他还学习欧洲,对编制和战马的控制技术做了很大改进。
满人骑军打仗,都是不管不顾,撒马冲锋,靠的是高超的骑射技术和蛮力。
王烁的骑军不同,他们以连为单位,学习欧洲的控制战马技术,齐头并进,用集体的力量来对抗单兵作战习惯了的清军骑兵,在战场上占据了很大优势。
郑成功的骑军虽经过王烁的军官训练,但时间太短了,根本来不及把战马训练的那么听话。
这个得战马从小就开始教它,让它养成习惯才行。骑兵本人也是要如此长期训练,成为打仗时的本能。
王烁的骑军对满清骑军,不能像八国联军败僧王那些软蛋非专业骑军那样,那么容易,却相对占据着优势。
再加上他火枪和大炮的威力,真正的满清骑军精锐也无法和他的骑军对抗,何况这些杂拌酱一样的混编业余骑兵?
这些杂拌酱骑兵,碰上王烁的骑军,就如僧王对阵高卢骑兵,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济尔哈朗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才不用骑军和西北军直接对抗,而是采取了伸入西北军后方的游击战术。
他却没有想到,人家西北军就是打游击战起家的,玩这个你是学生啊。
他的游击战的想法,其实也不符合实际,也只能是想象,纸上谈兵。
信鸽这个东西,没有电影电视里说的那么神奇。它只能在窝里饲养,带出去可以飞回来,却无论如何不会飞出去主动寻找主人。
一般信鸽不从小人工饲养,它也不会认识主人,在外面,你吹什么哨子都不会管用,它也不会落下来。
那时候的专业饲养技术还没现在先进,就更弄不出听话的鸽子了。
所以,满清骑军只能在临走的时候,从宫里专门饲养鸽子的部门,带十几只鸽子,有事需要传递信息了,就放一只出去。
放出去的鸽子,还得不被人伤着,而且没有看上其他野鸽子。
如果它被人打下来吃肉了,或者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