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定国自造立宪法 王烁摇头不赞成(1 / 2)
架设在漳县号瞭望塔上的超距望远镜,早已发现了郑成功前来观战的快船队。
郑成功派船队过来,无非是想看看王烁的军舰到底有多厉害。
别人看了汇报给他,当然不如他自己亲眼所见。
以他的性格,他一定会亲自前来观战。
王烁生气郑成功不顾大局,资助海盗,就产生出要把郑成功的快船队一并击沉的想法。
后来一琢磨,这小子也就一时为自己利益犯糊涂,罪不至死,还是放他一马,以后和他谈判吧。
毕竟郑成功的军队现在强调军纪,不骚扰百姓。
从这一点来说,他比他爹郑芝龙和他那几个叔叔要强多了,没有了拿人不当物件的海盗毛病。
舟山群岛方圆上百里,大大小小岛屿众多,想完全肃清所有海盗,没有个把月不好办。
王烁命令辛思忠的火枪军和步军,在每一个小岛上驻军,主力放在主岛上, 则带着漳县号挨个岛的搜索,把所有漏网的海盗船,能俘获的俘获,抵抗就彻底击沉。
俘获的海盗,还是用对付小岛纯一郎的办法,不接受投降,钉十字架,绑到海滩上晒死。
不彻底震慑住他们,将来还会为祸,那些海边好吃懒做的二流子渔民,还会去加入他们。
王烁在舟山搜索海盗的工夫,郑成功率快船队进入长江口,返回了南京。
回到南京,他把看到的王烁军队的强大和武器的先进,都仔细和在南京的李定国说了。
李定国在向南京进军的时候,就在思考如何和郑成功相处了。
他再不愿看到像自己和孙可望那样,自相残杀的局面出现了。
因此,占领南京之后,和郑成功主力在南京会师,他首先做的,就是两个人坐下来,商量以后怎么相处?
跟永历帝待的时间长了,他也就看出来了,这就是一只知道吃喝享受的活宝,权力绝对不能交给他,否则,那就是一弘光帝翻版,再好的局面也会让他给整一塌糊涂。
因此,永历的圣旨,是出不了皇宫的。
你嫌宫内嫔妃少了,要广选美女。
成,我答应你,但你的太监侍从要是敢出宫,我就以扰乱帝都,损害皇帝形象的罪名,要么直接宰了,要么揍个半死,给你送回来。
哪个臣子要是敢遵奉你的糊涂圣旨,我立马就地免职,投入大狱,让你这辈子甭想再找得着他!
你选美女,就在皇宫里那些宫女中选吧,老子这还嫌里面人多呢!
想当年我父王大西皇帝才用几个人啊?你一个人,用得着这么多人伺候吗?有十个八个的下人伺候就不错了。
话说回来,我那父王也是够昏庸糊涂的。
皇帝,在李定国眼里,就是一个国家的代号,没吃过苦,没受过罪,四六不通,你让他领导国家,简直就是一笑话!
他的意思,国家,得让有能力的人来领导。
谁有能力?他觉得,最有能力的,不是他,是北边的王烁。当然他也差不到哪里去,还有就是郑成功。
那么他们三个人,到底谁说了算呢?
他就觉得,当初孙可望、他、刘文秀、艾奇能,他们四兄弟当初的办法是最好的。
有能力的人,大家坐到一起,共同议政,谁的主意好就听谁的。
可惜当初他们四兄弟,剩下那仨不是材料,见识、能力相差甚远。
特别是老大孙可望,没能力还要做皇帝,最后把自己作死了。
因此,王烁不要皇帝的办法,他认为不好。没个大家共同遵奉的义主,你王烁自己说了算,最后还得走到互相残杀的路上去。
好在郑成功是个人物,他完全赞成李定国的主意,两个人基本想到一块去了。
既然你王烁不愿意,那我们俩先这么干着,哪天你想通了,咱仨就一块儿来。
郑成功同意他的办法,那就得考虑两个人的势力划分了。
在这方面,李定国是比较开明的,为了大局,他宁可吃亏。
因为郑成功海军强大,他把沿海的省份,浙江、广西、广东、福建,都给了郑成功,自己则管理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江西、湖北南部和安徽南部。
看着他的地盘好像大一些,可是他管理的省份都穷啊,相比郑成功,他还是吃亏了。
郑成功也明白自己占便宜了,心下很是佩服李定国的胸襟,两人因此就越处越近。
这样,划分了势力,势力范围之内的官吏任免,制度制定,则都由两人自由决定。
当然大家没事还会互相交流,谁的办法好,就向谁学习,取长补短。
至于帝都所在的江苏,则由两家共同出御林军,一人两万,管理治安,防备敌军。
江苏所出课税银两,扣除皇帝用度,百官俸禄,基本也就没什么了,不够两人平摊,富余则积攒起来,以备荒年。
这有点君主立宪的意思,反正皇帝只是个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