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伟人胸怀学不来 坑杀鞑子最痛快(1 / 2)
豪格的二十万大军,几天来在峡谷里和王烁反复冲杀,死伤惨重。
在李岩率机动兵团主力赶到太白平地的时候,豪格连十万人都不到了。
王烁的机动兵团主力那可不是盖的,行动整齐划一,作风勇猛顽强。
甫一进入平地,两万火枪军立刻正面排开阵势,蓝烟一排排的冒起,枪声有节奏的在盆地中回荡,清军一片一片的被击倒在地。
与此同时,四万骑军健儿左右分开,宛如两列快速奔跑的火车,撞向清军两翼,把清军本就乱七八糟的军阵撞的四分五裂。
紧接着,骑军开始穿插包抄,分割敌人,把清军刚刚建立起来的军阵彻底打乱,割裂成一块一块的,再无法组织反击。
随后,两万步军士卒迅速插入已经完全乱套的敌军后阵,专门寻找敌军指挥系统攻击,大刀长矛并举,箭矢如雨,将敌军最后的抵抗意志彻底瓦解。
整个围歼战打的干脆利落,没到天黑,战斗就彻底结束了。
清军最后的两万人马被迫投降,豪格被俘,谭泰死于乱军之中。巴呀喇纛章京以下军官多半战死,星讷、图赖投降,莽古尔泰被俘。
这些鞑子做为清军主力,曾多次进入中原烧杀抢掠。可以说,每一个士卒手上,都粘有中原百姓的鲜血,都曾侮辱过中原百姓的妻子儿女。
王烁的意思,这些鞑子都该死,应该自豪格以下,就地挖坑活埋!
李岩不同意他的主意。
俗话说,圣人至仁。您做为抗清复国的领袖,将来更是整个华夏的一代明主,当效仿圣人,施以仁义才对。
满清的残暴,是满清朝廷造成的,跟鞑子百姓无关。
这些鞑子士卒,他们也是执行满清朝廷的命令,他们也有妻子儿女,他们的父母,也会在家里盼着他们平安出征归来。
您做为仁义之主,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怎可效仿满清残暴,以暴易暴呢?
想当初,秦坑赵军,残暴流于百世,虽有统一欧夏之功,无足抵其过也。楚霸王……
“行了,”王烁就有点恼,打断李岩道,“你烦不烦?我怎么看你不学好,净跟宋献策学绕口令呢?”
但他心里知道,李岩是对的。
当初小鬼子比清军也好不到哪里去,可伟人仍旧执行了俘虏政策,好吃好喝对待他们。
坏的是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日本人民无罪。
他问李岩道:“那你说,我们该咋办?留着这帮混蛋,还得安排人看管,还得给他们饭吃。咱们本来就人手不够,自己还吃不饱饭呢,再省出粮食来喂这帮畜生,亏不亏?”
李岩坚持道:“那也不能把人家挖坑活埋呀,这不是仁义之师干的事情呀。还是先找个地方拘押着,待常委会做出决定再说为好。”
李岩的意思,当然是觉得自己一个人劝不了王烁,到时候五个常委凑在一起,少数服从多数,王烁就犯不成混了。
毕竟常委中,除了王烁蛮不讲理,其余都是有理智的人,估计没人支持王烁活埋俘虏。
王烁转转眼珠,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要他像伟人一样,好吃好喝招待这帮畜生,打死他也做不到,他没伟人那么宽广的胸怀。
他想起老毛子对付德军和日军俘虏的办法来了。
中原经过多年战乱,人口骤渐。他要搞现代工业,就得开矿山,挖煤。
养个畜生还得喂粮草,老子就把这帮混蛋当畜生养着吧。弄到深山里去,给老子开矿山,挖煤炭,什么活脏,什么活累让他们干什么。
想到这里,他眉花眼笑,对李岩道:“大公子,我刚才态度不好,您别生气哈?”
王烁就这点好,脸变的比月娃娃都快,没羞没臊。
李岩让他弄的哭笑不得,说道:“想法不一样,吵两句正常,我本来就没生气。”
王烁笑道:“没生气就好。那这么着,你把这帮混蛋都交给我。我保证,一个不少的把他们都带到兰州,交我媳妇手里。您还是稍事休整,赶紧去陕北支援李过。”
就问道:“您看,这么着,总成了吧?”
李岩用怀疑的目光上下打量王烁。心说把他们都交你手里?我前脚一走,后脚你就让你的兵挖坑,然后就把他们都填坑里了。
王烁知道李岩不相信他,连忙道:“那这么着,我给你写个字据,按上手印。你数数交给我多少人,到时候你再回兰州过数还不成吗?李过那里指望你去救援呢!不过咱可说明白,这一路上逃跑,生病死了的,可不算数。”
李岩心说,你还按上手印,你就是连脚印都按上,到时候你把他们都杀了不认帐,你是大将军,我能有什么办法?
思想半天,他还是决定,抽出一个团,三千步军,跟着王烁回西北,沿途看管俘虏。
同时,也等于是给王烁增加点人手。毕竟,他回去还要对付十万蒙古骑军。
他铁了心不许李岩分兵给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