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过宛城突遇敌兵 思脱困军师有招(1 / 2)
真正站在了这块满目疮痍的土地上,王烁才逐渐意识道,事情远没有他想象的那样简单。
不是他的军队有了先进武器,不是他学了伟人治国的法子,也不是他的军队战无不胜就完全可以了。
他得先有粮食,这粮食不仅要够他的军队吃,还要够他占领了的地方的百姓吃,让他们边种地边挨过没粮的艰苦日子,支撑到下一季粮食成熟、收获。
他的西北根据地是贫瘠的,养着他的二十万军队已经是极限了,如何还有能力再养活其他无粮地方的百姓?
王烁骑在马上,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中去。
在这杳无人烟的平原上,大家把王烁和宋献策放在中间,拉开距离,成纵队一路警戒前行,倒也没有遇到任何危险。
他们有七八十号人,手里又都带着兵器,骑着马,一般小股强盗也不敢靠前。
走了一天,直到天黑,大家听到远处有很大的流水声,估计是到黄河了。
施大柱安排几个人向前去查探,果然,前面两里多的地方,就是黄河。
当晚大家原地宿营,吃些在临清时买的干粮和咸菜,四周排了警戒哨,按时轮班休息,就在黄河岸边睡了。
第二日天刚亮,施大柱就让李达带着十几个人,到黄河岸边去找渡船。
十几个人去了一上午,沿着黄河走出十几里地,仍旧是找不到渡船。
总算在滩涂芦苇深处,碰到一户隐蔽的人家,那户人家中有个年岁大一些的老汉,跑不动,被他们撵上。
知道他们不是顺军,只是过路客商,那老汉才告诉他们,这里的所有船只已经被大顺军抢走,用来渡河了。
若要找到船只,只能沿着黄河往下游走,没准有大顺军没有到过的地方,兴许会有船。
李达回来,将打听的情况说了。没有其他办法,大家只好继续沿着黄河往下游走。
直到第二天下午,一行人才在岸边不远碰到一个小村子。这地方比较偏远,军队没有来过。
村子里有两条小船,人马分了好几批,才总算渡过河去。
袁宗第好像接到了闯王的命令,到达开封就原地驻扎下来,没有再向西去。
大家远远绕开开封方向,小心的在平原上向西南走,不进大的集镇,只在乡间穿行,到有人烟的小村镇里,拿银子换些吃的。
一路十分顺利,只是大家并不熟悉路径,往南走的有些过了,这日竟然接近了南阳宛城。
宛城竟然被左良玉的兵占领。左良玉这人生性暴虐,他手下的兵也基本和他一个德行,走到哪里,烧杀抢掠到哪里。
宛城应该是李自成的地盘。估计是李自成新败,这里也乱套了,左良玉这些强盗兵趁机渡过汉水,流窜到这里来打劫。
王烁他们在宛城北边和抢掠了宛城跑出来的的明军不期而遇。
这回再想躲开已经来不及了,明军一个千人队发现了他们。
带队的游击发现他们穿着较好,不似百姓,马上又带着不少东西,立刻命令士卒包围他们,试图抢劫。
王烁仍旧不能骑马快跑,不打是不行了。
李岩夫妇、鲁小钰和二十个女兵围在王烁、宋献策、陈圆圆周围保护,施大柱带着五十人的卫队杀向明军。
明军是步兵,再加上卫队里都是能打的好手,很快就将明军冲散,杀了二三十号人。
宋献策怕大队明军追来,催促大家赶快向西北远处山那边走,只要进了山,就便于躲藏了。
果然,大家刚刚走到山脚,就见后面尘土飞扬,明军追了过来。这次来的是骑兵,远远看去,少说也有千余骑。
千余骑骑兵可是他们对付不了的,而且,对方已经发现了他们,正在全力向这边追赶过来。
王烁不能骑马快跑,这样走法,早晚被敌人追上。
大家翻过一个山包,前面是一座较大些的山峰,与四周山峦连成一片,山林茂密,道路崎岖。
众人牵马奋力爬上那山峰,宋献策累的呼呼直喘粗气。王烁在马上,由大家拉着上来,倒是一点没累着。
这时候再往身后看去,明军已翻过第一个山包,向这座山过来了。
宋献策问施大柱道:“你们能在山下挡住这帮明军多长时间?”
施大柱看看那崎岖的山路,琢磨一下道:“半天之内,这般兔崽子休想攻上来。”
他和卫队都有左轮手枪,还有一部分小开花弹,只要在林子里不硬碰硬,拖他们半天应该没问题。
王烁却不同意,这些人都是他军队的骨干,死哪个他都舍不得。
他道:“要走大家一起走,走到哪里算哪里。我就不信,他们还能一路追着咱们?咱们出了他们的地盘,估计他们就不敢追了。”
宋献策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只要施队长能挡他们两三个时辰,我就有办法摆脱他们。”
王烁狐疑的看着他问道:“你有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