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262章 汉奸努力劝旗主 满清终于定大计

第262章 汉奸努力劝旗主 满清终于定大计(1 / 2)

多尔衮瞅众旗主生气李自成狂妄,大有同仇敌忾架势的这个功夫,让降将洪承畴给大家伙说说这闯王是怎么回事儿。

洪承畴过去曾多次跟李自成交过手,当然可以详细说明白。

在这方面,洪承畴的观点倒是和王烁有着惊人的相似。

他认为,大顺军就是一帮打顺风仗的土匪。顺了士气高涨,疯子一般,打谁都能打赢。

但其纪律性太差,稍遇挫折就会各行其是,乱作一团。只要败一次就兵败如山倒,谁也打不过。

因此,他建议不可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夺取中原的良机。

在李自成进军北京城下的时候,清八旗应该集中所有兵力,迅速从西胁(即现古北口一带)进关,断掉李自成的后路。前有坚城,后有大清精兵,则大顺军不攻自乱。

洪承畴这招确实够损,有人说他被迫降清,实在是牵强附会,这厮明明就是满清走狗嘛,一招就能要李自成的命!

其实,洪承畴还是有借清军的力量救崇祯的意思。

幸亏这些满洲贵族还是有些怕李自成的声势,犹豫不决,没听洪承畴的,不然满清早就调兵进关了。

眼看着李自成进兵北京,多尔衮心急如焚,多次召开议政大臣会议,一再申明,满清只有进关占领中原,才能生存发展下去,反复鼓动。

渐渐的,济尔哈郎一班人开始开窍,让了一步,同意阿济格和多铎的主意,就是派小部队进关打打试试,成就继续派兵往里打,不成就赶紧退回来。

多尔衮不同意这种加油战术,小部队去和李自成的大军对抗,很难成功。

而且,很容易被人家包围消灭,得不偿失。

要么不打,打就要抱着占领中原,雄霸天下的决心,全军出动,逐鹿天下!

就在这个众旗主犹豫不决,左右摇摆的时刻,二等甲喇章京范文程上书顺治皇帝,建议出兵中原。

范文程在奏章里说,李自成纠集难民,搞得天下大乱。其后方缺乏管理,并不巩固,很容易被一一击破。

而且,我们是和李自成争夺天下,不是和他大明过不去,这正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师出有名。

李自成擅长蛊惑人心,糊弄着百姓跟他一起造反,这个并不可怕。因为他不会治理城市,率意胡为。

他在自己占领的地方肆意搜刮钱财,拷掠富户,城市往往被劫掠一空,官民俱墨,百姓也逐渐失去了对他的信任。

因此,总体上看,李自成并不得民心。

我们只要反其道而行之,一改往日只重掠取的毛病,善待百姓,攻下城池来不再肆意抢掠,把它当做我们自己的城池。严禁士卒,秋毫无犯,沿用大明官吏治理,让百姓能够安稳生活,就一定可以守住,民心也会逐渐转向我们这一边。

这个样子走下去,中原的地方就会一点一点的变成我们的国土,入主中原就在此时!

范文程在奏章最后说道:

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就永远没有了,希望大家不要犹豫,奋力向前,建不世奇勋!

范文程的这份奏章,成为扭转满洲权臣们思想的转折点。

多尔衮令人在王公大臣议政时反复宣读,终于把这些迂腐脑壳说开了窍。

这也应了一句话,历来异族入侵中原,都是汉奸立功的好时候。

1644年4月,顺治皇帝福临在沈阳清宫笃恭殿,亲绶多尔衮大将军封号,命其率全军出征中原。

所有王公大臣,济尔哈郎,代善,阿济格,多铎,阿巴泰,阿拜,汤古代……就连刚刚被削职为民的豪格都随军征战,满清每个牛禄十四岁以上男子都必须跟从出征。

这次出征不同以往,多尔衮是下了决心要占领中原的。

所以,吴三桂那“裂土以封”的条件根本打动不了多尔衮。他要的,是吴三桂投降,要的是整个中原。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会答应吴三桂的条件。

那个时候,消息传递艰难。四月十四日,大军行至翁后(今阜新新境一带),李自成占领北京的消息才传过来。

北京已经归了李自成,也就是说,大明实际上已经灭亡了。

这样,就无法实现困李自成于坚城之下的目的。

关键是,多尔衮这些人曾经三次打到北京城下,都无法攻克北京的坚固城墙,而李自成据说两天就打下了北京。

这得多大的军事实力?李自成的大顺军得多么勇猛?

从表面现象上来对比,大顺军的军事实力很可能远远强于满清八旗。

贵族旗主们再次犹豫了,连多尔衮都被这个消息镇住了,他不得不让大军暂时停止前进,急招在沈阳汤泉养病的范文程来广宁议事。

关键时刻,这位自以为聪明绝顶的睿亲王,还得指望汉奸来出谋划策。

范文程赶到广宁,详细看了传来的情报,笑笑对多尔衮道:

李自成占领北京,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