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进后宫一无所获 自此后不信史书(1 / 2)
王烁见骆养性不出声,也猜到他知道崇祯死志已决,便对他道:“指挥使大人也不必死守宫门,拖延一段时辰,待陛下准备完毕,就撤吧。”
他当然知道崇祯这是要回后宫杀家眷,然后去景山上吊自杀。
刚才骆养性对崇祯说的话,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骆养性没有接王烁的话,而是说道:“将军请随我来。”
他是要先把王烁送出宫去。从这一点来看骆养性应该对王烁印象不错。
王烁摇头道:“我穿的是顺军服饰,顺军进来,我混出去不难,倒不必麻烦指挥使大人。”
接着便道:“久闻指挥使大人是个人才,不知大人是否有意随王烁回西北,整顿军队,以图恢复?”
骆养性听王烁如此说,苦笑笑道:“在下家就在这京师,上有高堂,下有妻儿,怎可一走了之啊?在下留的这条性命,只是为了孝敬父母而已。若将军有朝一日复我大明江山,骆某定当誓死以报!”
王烁苦笑笑,无话可说。这个时代的男人,讲究的是忠与孝,尽忠不可,就想到要尽孝了。
王烁已经在这时代呆了一年多,对这个当然完全理解了。
这时候时间紧迫,来不及多说。反正他一时半会不会离开北京,就等有机会再去找骆养性谈吧。
当下二人再不多说,各自分道而去,忙自己的去了。
且说张晋彦献了正阳门,顺军南城总指挥袁宗第兵不血刃,进了内城。
他没有急于进攻紫禁城,而是分派兵力,迅速向内城所有城门前进,要打开所有的城门,把城外的顺军都放进来。同时,他派人飞马报告大顺皇帝李自成。
李自成也没有想到内城会这么快到手,而且没用打,大明那位兵部尚书大人自己投降了。
此刻,他又显的志得意满了,大声传旨:“全军收拾行装,随孤进城!”
宋献策在一旁急忙插话道:“陛下,京城里没有多少明军,我几十万大军进去,实无必要。且这么多军队进城,必将引发混乱,陛下三思。”
李自成“嗯”一声道:“那就传旨,只袁宗第的左营进城便了,其余各营,暂时按兵不动。”
又对刘宗敏道:“你带亲兵营三千人进城,立刻封死所有粮库、钱库,待丞相进城后派人查验。”
刘宗敏领命去了。
李自成对牛金星道:“立刻准备人手,查验京城内所有钱粮,这可是咱们的命根子!”
牛金星也答应着去了。
李自成对宋献策道:“神仙,这回咱们可以进城了吧?”
宋献策道:“应嘉奖那个献城的张晋彦,还得印发文告在城内四处张贴,言明我军秋毫无犯,令市井如常营生。再言明各前朝官吏依旧录用,不得擅离职守。”
李自成不耐烦道:“你这神仙就是麻烦。这些事就交与你去办吧,快点办完,孤就在此等你,与你一同进城!”
就在袁宗第进入内城的时候,李岩已经赶至南城,和袁宗第一起进了正阳门。
他建议袁宗第,先不要攻打紫禁城,这将来都是闯王的,打坏了闯王可能不高兴。
先想办法劝说守城的明军,让他们放下武器,开城投降。如若对方负隅顽抗,待接到闯王明确命令,再攻城也不迟。
袁宗第也是这个意思,他只留三千亲军在端门前方,试图劝说守紫禁城的骆养性投降。
骆养性为给崇祯留时间,坚持要见大顺皇帝,言道,只有大顺皇帝亲口答应他,不伤害守城士卒,不加害宫内人等,方可投降。不然,宁愿守城战死!
袁宗第一时拿骆养性没有办法,只好在端门外等待闯王的命令。
而李岩这个时候急忙抽身去前门西边的取灯胡同,他与王烁在那里约好碰头,不知王烁是否将崇祯弄出来了?
刚进那胡同没走多远,就见王烁依在一个街口墙角上。他个子高大,老远就能看到。
李岩急忙把王烁拉到一家茶馆里,命令亲兵将茶馆所有人轰出去,守在门口,不许放任何人进来。
两人上了茶馆的二楼,找个坐位坐下,李岩轻声问王烁道:“事成了?”
王烁摇摇头。
李岩不由打个愣怔。在他想来,这个计划十分完美,应该十拿九稳,不会失败才对。
他一脸失望问道:“为何,他不相信你?”
王烁将见崇祯的详细经过告诉了他。
李岩听后许久没有言语,半天叹一口气说道:“是我想的不周细,没想到他竟然不怕死,早就准备好了。”接着就问道,“他的几个公子呢,最好是找到太子。”
王烁道:“我宫内道路不熟,沿途又有没跑的守卫值守。待我绕过守卫赶至后宫,皇后已经自尽。逼问宫女才知道,太子和定王已经在前几天就被送走,这时早已出了北京城了!”
原来,王烁在现代时不止一次来过故宫,自以为熟悉道路。和骆养性分手之后,他就向后宫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