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启程赴京(1 / 2)
何紫亭听了颇为惊讶:“咦,莫非郭小姐也差人去寻你了么?”
旋即掩口笑道:“姑娘放心,我与那郭小姐素来不睦,前些日子她父亲来信,也被我给支应过去了。现下房里的本是我的结拜姐妹,她姓冯,双名若珩,父亲乃是本县令书,今年打算参选秀女,故而寻姑娘过来帮忙。”
见贺琴舒仍在犹豫,何紫亭上前挽住她的手臂,嘟嘴说道:“哎呀,进来看看又有何妨?莫非珩妹妹还能吃人不成?姑娘有所不知,她人长得清秀,性子也沉静,与我大不相同,姑娘见了定会喜欢。”
贺琴舒只得随何紫亭进了屋,冯若珩正坐在桌边饮茶,见她们进来,急忙起身施礼,鬓旁发钗上的珠玉碰在一处,发出悦耳轻响,更增了几分韵致。
见到冯若珩,贺琴舒脑中自动浮现出这样的诗句——“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诚如何紫亭所言,她不但生得清丽可人,且面带温婉笑意,看上去颇为可亲。
贺琴舒不由多看了她几眼,蓦地察觉对方也在细细打量自己,眼中同样满是欣赏,两人不禁相视而笑,何紫亭此时插进来说道:“我方才说什么来着?看来贺姑娘与珩妹妹颇为投缘,如此,姑娘便索性陪珩妹妹进京吧。”
贺琴舒吃了一惊,连忙摇头:“我可不去,去到那天子脚下,说话做事颇多忌讳,我自在惯了,还是留在威城的好。”
何紫亭上前抓住贺琴舒手臂,连连摇晃着娇声说道:“琴舒,珩妹妹自小没了娘亲,家中又无姊妹,你便陪她去吧,哎呀,去吧去吧……”
贺琴舒被她摇得头晕脑胀,又想到慕容释晟已然去了京城,便讨饶应道:“好啦好啦,我陪冯小姐走这一趟便是……”
见贺琴舒松了口,何紫亭将她抱住,笑逐颜开地说道:“这便好了,既然贺姑娘肯出马,管他什么皇帝王爷,还不是信手拈来,珩妹妹,如此也不枉你多年来的相思之苦啦。”
冯若珩听了并不反驳,只是低下头去,眼见着连雪白的脖颈都红了,贺琴舒不由暗自咂舌,果然物以类聚,这位冯小姐看似沉静温婉,在个人感情问题上,竟然也如何紫亭一般大胆……
随即想到一个问题,疑惑问道:“听方才的意思,冯小姐的心上人可是当今圣上?可是,莫说此处并非京城,便是京城,百姓想见皇上一面也并非易事,冯小姐怎么竟……”
何紫亭看看冯若珩,掩口笑道:“此事说来话长,个中原委,还是珩妹妹自己说罢。”
冯若珩嗔怪地瞪了她一眼,迟疑半晌,红着脸说道:“也没有什么,六年前,皇上来过肃城,途中曾在威城停留了两日……”
忆起往事,她的面色更红,眼中却闪出盈盈光彩,柔声说道:“他不似寻常皇亲官宦般只知巡游作乐,却去了城中的学馆和医馆,还给学馆题了一幅匾额,当时我站在人群里,远远看到了他,他笑起来的样子很好看,写的字清峻而有风骨,也好看得紧……”
何紫亭忍不住笑了,贺琴舒却若有所思地连连点头,何紫亭见了佯嗔道:“贺姑娘好生偏心,那日我说起与珞安的事,你只是一味敷衍,如今却满脸赞同,究竟是何道理?难道只因为珩妹妹的心上人是皇上么?”
贺琴舒有些好笑地看着她:“当然不是,只是方才听了冯小姐的话,觉得她的思恋颇有些道理罢了。”
冯若珩此时眼睛一亮:“此话当真?说来不怕姑娘笑话,此事我只说与家里的乳母、何姐姐与姑娘听过,乳娘听了唬得又是烧香又是磕头,还以为我被什么迷了心窍,险些便告诉我父亲了……”
贺琴舒从碟子里拈起一块红豆糕,咬下一角细细品尝,不紧不慢地说道:“这有什么,你既然说他笑起来好看,想必样貌不错,写字好看,自然学问也不差,偏又贵为天子,这样的男人,哪个女人会不喜欢呢?”
听了这话,冯若珩眼中的光芒登时暗淡下去:“贺姑娘说得不错,若珩自知样貌寻常,家世更是平平,只怕,只怕并无胜算……”
贺琴舒将剩下的红豆糕尽数放入口中,拍打着手上的碎屑说道:“所以呢,此去若是不能中选,何小姐又当如何?”
几乎没有片刻迟疑,冯若珩毅然答道:“若珩既已尽了人事,若天命使然,自当愿赌服输。”
得到这样的答案,贺琴舒满意点头:“这便是了,小姐若是因此哭闹不休,甚或相思成疾,琴舒倒不敢插手了。小姐放心,我既已答应下来,到时自会鼎力相帮。”
冯若珩启程赴京的日子定在半月之后,这日清早,贺琴舒早早起身,将各处皆打扫干净,又将已收拾妥当的包袱重新理了一遍,思忖片刻,将慕容释晟的那块玉佩取出,小心戴在腰间。
她走到院中,深吸了一口气,高声唤道:“福缘大叔,我虽不知您在何处藏身,但仍要感谢您数月以来的照顾。如今我要入京了,您也早些回去复命吧。”
说罢,留恋地四处看看,咬了咬牙,关门落锁,直奔何家酒坊而去。
冯若珩已携乳母苏大娘、丫鬟萱儿在那里等候,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