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声名鹊起(1 / 2)
第二日,贺琴舒还未起身,墙外便传来小蝶清脆的声音:“贺姑娘!贺姑娘起身了么?”
贺琴舒悻悻坐起,对着镜子梳头的工夫,心里已经将何紫亭主仆骂了千遍万遍,还没梳好头发,小蝶又在外面唤道:“贺姑娘!贺姑娘在家吗?”贺琴舒无奈,只得用手巾草草擦了手脸,惺忪着眼睛地将院门打开。
虽然知道何紫亭行事出挑,但见到门外的两女一男,贺琴舒还是不由吃了一惊。
何紫亭却毫不在意,她向贺琴舒递来一个明艳笑容,便扯着林珞安向里面走去,边走边指点着说道:“夫君你看,贺姑娘这里的院落与你那里差不多大小,待咱们成了亲,便也如这般在角落里加盖一间耳房吧……”
小蝶抿嘴笑着跟在后头,何紫亭一路腻在林珞安身上,只管絮絮说个不住,林珞安嘴上虽不回应,但两人十指相扣,显见已经十分亲昵,贺琴舒见状不由打了个冷战。
进了正房,贺琴舒还未说话,何紫亭已经转头笑道:“紫亭今日前来,除了多谢姑娘那日的建议外,尚有一事相托。”
说着,她看了林珞安一眼,娇俏笑道:“夫君与我已经商议好了,下月初九便要成亲,喜服是家中早就备下的,首饰钗环也都现成,只是紫亭到时的发式装扮,仍要劳烦姑娘……”
此时林珞安也终于开了金口,他面色微红,施礼说道:“之前林某迷了心窍,险些辜负了紫亭,多亏姑娘从中周旋,姑娘大德,林某毕生不忘。”
他说话时,何紫亭只是在一旁笑吟吟地看着,眼角眉梢说不尽的浓情蜜意,贺琴舒之前的鸡皮疙瘩还没消去,此时又密密麻麻新起了一层,只得咧嘴笑道:“好说,好说,君子本应成人之美,林先生太客气了……”
何紫亭向小蝶使了个眼色,小蝶微笑上前,递过来一只鼓鼓的锦绣荷包,何紫亭向贺琴舒笑道:“这些是给姑娘的谢礼,数目不多,还请姑娘笑纳。”
贺琴舒急忙摆手:“小姐这是做什么,此前不过是举手之劳,哪有收钱的道理。”
小蝶只管将荷包硬塞过来,贺琴舒只是不收,来回推了数遍,何紫亭沉下来脸说道:“姑娘极力推辞,可是觉得我何紫亭的终身大事不值这些钱么?抑或是姑娘嫌少?”
林珞安也插进来说道:“贺姑娘,我与紫亭知晓你并非爱财之人,只是你方才也说‘成人之美’,这已是一件大好事,若我们不表谢意,让旁人知道,只怕要指点非议……”
他们三个齐齐上阵,贺琴舒只得接过荷包,原以为只是些铜钱,怎知打开一看,满满的皆是银锭,惊得忙又塞回小蝶手中,摇头说道:“哪里值得了这许多,琴舒惭愧,姑娘还是将银子拿回去吧。”
小蝶看了自家小姐一眼,转身将荷包放在桌上,贺琴舒还要再说,何紫亭已经上前拉住她的双手,笑着说道:“这些才有多少,此后姑娘的生意便好做了,只望姑娘念些旧情,到时莫要忘了紫亭才是。”
贺琴舒听得云里雾里,何紫亭却已站起身来,仍黏着林珞安去了。
那日之后,上门拜访的姑娘媳妇源源不绝,找她梳头的、商量衣服花样的、淘澄了胭脂让她过目的……甚至还有了心上人却不知如何表白的,至于薪资,有的带了铜钱银锭,有的带来粮食菜蔬,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贺琴舒正在纳闷,一位来询问钗簪样式的女子一语道破:“酒坊的何姐姐说,姑娘梳发的手艺甚好,非那些寻常婶子大娘可比,装扮发式之类,皆可放心交与姑娘,若有甚闺阁烦恼,也可来寻姑娘商量……”
贺琴舒恍然大悟,思来想去,不由怒上心头。
待要去寻何紫亭算账,陈妙兰却带着些菜蔬上了门。
陈妙兰麻利地将菜蔬分类放好,抹着头上的汗水笑道:“快入冬了,我想着姐姐这里没有菜园子,便将自家种的菜蔬选了些送来,这菜瓜能存放好些时日,至于那些青菜,姐姐只要晒干了放在阴凉处便好。”
见贺琴舒闷闷不乐,她关切问道:“姐姐怎么了,可是身子不舒服么?”
听她说完原委,陈妙兰讶异说道:“姐姐觉着这般不好么?如此,姐姐日后再不用为生计发愁了。”
旋即拉住贺琴舒双手:“姐姐竟不知道?何小姐在咱们镇可是个极有名的人物……”
一番攀谈,贺琴舒这才知道,原来镇上只有一间酒坊,何家前后已然经营了三代,配方原是祖传的,用料又极考究,在乡民中口碑甚佳。何家的酿酒之计本来传男不传女,但到了何紫亭这辈,只得了这一个单传女儿,起初也是何家的一件憾事。怎知这个女儿却颇有些天分,随着年纪渐长,不仅出落得亭亭玉立,而且酒量惊人,无论是什么酒,只消一口,便能说出火候品性,先是改良了自家配方,后因自小读了些诗书,又根据每种酒的特点起了名字,既逗趣又风雅,酒坊的酒也渐渐进了官宦之家,生意越做越大。
到了前年,何紫亭专为女眷制了一个配方,此酒色泽淡红,入口甜柔,女子饮后面色娇艳,多饮亦不伤身,故而得名“十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