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百年好合(1 / 2)
自到了威城以来,这还是她第一次进首饰铺子,不想此处的货品竟十分齐全,既有满是珠玉的步摇发钗,也有寻常的绢花银簪,贺琴舒在货柜前斟酌了半天,终于选定了两支粉红珠花。
回家之后,她将那两支珠花拆散,选出大小合宜的珠子,用同色丝线细细穿起,编成一只发网,戴在头上反复尝试,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此时已是月上中天,贺琴舒也顾不得梳洗,顾自倒头睡去。
第二天,估摸着市集将散,贺琴舒将海棠胭脂、珊瑚耳坠、粉珠发网等物事悉数装好,径直向市集走去。
来到陈家的豆腐摊前,案上的豆腐已经基本卖光,陈妙兰正忙着收拾,头上仍带着头巾,额上满是涔涔汗水。
见贺琴舒前来,陈妙兰惊喜唤道:“贺姐姐,您怎么得空来了?”
说着,急忙看看案头,拣出一块略齐整些的豆腐递了过来:“家里也没有旁的什么,姐姐别嫌弃,拿回去做汤吧。”
贺琴舒连忙摆手,微笑说道:“妹妹不必客套,我带了一样发饰过来,待会儿给妹妹试试。”
陈妙兰听了一怔,旋即绽出笑靥:“难为姐姐惦记,我这就准备收摊了,烦请姐姐稍待片刻。”
她手脚麻利地将摊位收拾干净,推起小车,向贺琴舒笑道:“我家就在私塾边上,姐姐请随我来。”
贺琴舒伸手打算帮着推车,陈妙兰抿嘴笑道:“这车子轱辘坏了好些时日了,推着颇为吃力,莫说是姐姐,便是我弟弟和爹爹都用不得呢,姐姐只管跟着我便是。”
贺琴舒只得作罢,只得跟在陈妙兰身侧,不时摸出绢帕来为她拭汗,两个妙龄女子一路有说有笑,引来不少路人侧目。
足足走了两刻,才来到一座破旧的宅院前,陈妙兰将车子推进院中放好,向贺琴舒笑道:“爹爹一早便领着弟弟去山上砍柴了,我住东边的屋子,姐姐先进去坐,我去厨房烧水。”
贺琴舒点了点头,站在院中环视了一圈,这里虽然只有三间房屋,但到处收拾得干净利落,房檐下悬挂的艳红辣椒、院中栽种的绿绿菜蔬,都为家里增添了勃勃生气。
走进陈妙兰的屋子,屋内的陈设虽然简朴,但纤尘不染,床边垂着的帐子也是深蓝颜色,虽是最普通的棉布质地,上面却手工绣制了不少花草,颇有些小女儿情趣。
等了片刻,陈妙兰端着一只粗瓷碗进来,飘散出阵阵甜香。
贺琴舒不由耸耸鼻子:“好香,而且还甜甜的,妹妹藏了什么宝贝?”
陈妙兰羞涩笑道:“家里没什么可拿来招待姐姐的,只有石头哥给我买的蜂蜜,便沏了一碗蜜水……石头哥说,这是上好的槐花蜜,清润滋养,对身子好。”
贺琴舒也不客气,接过来喝了一口,抿嘴笑道:“嗯,果然又甜又香,一直甜到人心里去了呢……”
见陈妙兰满面绯红,贺琴舒不再打趣,将那只粉珠发网取出,微笑说道:“昨日说了在发寰上戴些零散珠子的事,我试着做了一只发网,妹妹戴上试试。”
陈妙兰接过发网,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惊喜说道:“姐姐怎么想到的这个主意,这样的发饰我从未见过……”
旋即迟疑着将发网放下:“这发饰值不少银钱吧,姐姐,我,我实在是……”
贺琴舒急忙解释:“这发网并不是现成的,原是我拆了珠花做的,也不值什么,你既肯唤我一声姐姐,这发饰便当作我送你的贺礼吧。”
陈妙兰还要推辞,贺琴舒已经上前取下她的头巾,催促着说道:“好啦,咱们赶紧装扮起来试试,若这发网尺寸不对,我也有时间调整。”
陈妙兰点头称是,略想了想,从抽屉中取出一支大红绢花,红着脸说道:“昨日回来,我便将请姐姐为我梳发的事说给了石头哥,不想他早就备下了这朵绢花……姐姐看看还合宜么?”
接过绢花,见花型颇为繁复,重重叠叠的数十个花瓣,染色均匀,钗柄也打磨得十分光滑,这般齐整精巧的做工,竟是昨日在首饰铺里不曾见过的。贺琴舒不由赞道:“妙兰,你的石头哥待你真好,买这支绢花,怕是花了他不少精神呢。”
陈妙兰闻言面色更红,低声应道:“是……石头哥说,这是他托人从江南买来的……”
有了昨日的经验,贺琴舒手指翻飞,很快梳好了发式,先戴上粉珠发网,又簪起绢花,接着配上耳坠,擦好胭脂。她仔细看了半晌,思忖着说道:“唔……这里的丝线还要收紧一点……”
正在这时,忽听院门响动,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跑了进来,口中高声叫道:“姐姐你看,爹爹今日给我抓了一只小山鸡!”
见到贺琴舒,少年不由一愣,旋即被盛装的陈妙兰吸引了视线,他绕着姐姐走了两圈,拍手笑道:“姐姐真好看,就像画上的仙女一样……”
此时陈爹爹也走了进来,见女儿装扮得如此美丽,也是又惊又喜,听说是贺琴舒的手艺,忙着道谢,又从背篓里取出些菌菇野果,非要让她拿上。
十月初三,作为女方家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