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恶邻登门(1 / 2)
苏睦阳温和说道:“姑娘不必如此,即便是朋友,牵挂些也是应该的。请姑娘宽心,世子并未生病,只不过今日正值十六,乃是惯例为世子诊脉的日子。好了,姑娘早些歇息吧,苏某告辞。”
贺琴舒将他送到门口,临出门时,苏睦阳停下脚步,殷殷叮嘱道:“威城虽然民风淳朴,夜不闭户,但姑娘一个孤身女子,凡事还请多加小心。”说完,撑起伞转身离去。
贺琴舒将门闩插好,站在门檐下,望着院中被雨水冲洗后更显青翠的草木,不由做了几个深呼吸,将带着植物味道,清新凉爽的空气吸入肺中,只觉心旷神怡。
心情一舒畅,肚子也跟着饿了,想想厨房里只有米面,贺琴舒取出月芙给自己的荷包,将里面的银子尽数倒出,拣出一块大些的,拿着荷包,撑起雨伞,朝着记忆中集市的方向走去。
很顺利地来到集市,时值正午,又下着淅沥小雨,两边的零散摊位大多散了,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坐在路边店铺檐下。
贺琴舒不由心中恻然,此时还留在这里的人,想来定是为生计所迫吧。
沿路走去,见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娘佝偻着身子坐着,鬓旁的发丝已然半湿,却仍小心翼翼地将藤条编的篮子护在身前,贺琴舒上前轻声问道:“大娘,您卖的是什么?”
大娘急忙掀开盖在篮子上的白布,露出满满一篮鸡蛋,指点着说道:“姑娘你看,这些鸡蛋是我家里的母鸡今早刚下的,都是顶顶新鲜的,每个只要两个铜钱。”
贺琴舒在她面前蹲下,爽快说道:“好,那您帮我装二十个吧。”
这么快就做成了生意,大娘十分高兴,从怀里摸出一张油纸,数出二十个鸡蛋包好递了过来。
贺琴舒将那块碎银子交给大娘,大娘见了一愣:“姑娘,我,我并没有这许多银钱当找头啊……”
贺琴舒不由挠挠头皮,原来这块银子能顶很多铜钱么?完了,她对这里的金钱换算方法完全没有概念……
见她这副模样,大娘慈祥地笑了:“姑娘,你是第一次出门吧,你这块银子足有五钱,莫说是二十个鸡蛋,便是二百个,大娘还要找给你一百个铜钱呢。你可千万收好,莫要被人骗了。”
贺琴舒抬起头来,一眼看到路边的杂货铺,顿时有了主意,她走进店铺,在货架上搜寻半天,终于锁定了角落里的一双木屐。这东西应该是古代的雨鞋吧,刚好脚上的鞋子都湿透了……
店主此时上来热情招呼:“姑娘,要买水履么?这是从岭南传过来的式样,用的是上好的黄桑木,现下只要一钱银子。”
贺琴舒听了眼睛一亮,急忙将银子递了过去:“好,我要这双。”接着叮嘱道:“掌柜,麻烦您将找头换成铜钱给我吧。”
贺琴舒将木屐套在脚上,拿着鼓鼓的荷包出了杂货店,先是买了大娘的鸡蛋,又在一个少年那里买了一把青菜。
哼着小曲回到家里,恰好雨歇风住,贺琴舒将采买来的东西放下,兴致勃勃地来到院中,反复尝试几次,终于提起半桶井水。她将水桶提进厨房,倒水入锅,略想了想,打算做青菜鸡蛋面当午餐。
在现代时,因为学习成绩一直不好,父母从来不让她做家务,只是一心读书,上了大学又每天吃食堂,所以基本没有什么拿手的菜式。琢磨了半天,只能根据印象擀了一张大面饼,胡乱叠了几下,切成粗细不均的面条。
贺琴舒打着了火石,点燃一根枯枝作为引子。炉膛里的火苗渐渐旺盛,却也带来浓浓黑烟,她被呛得连连咳嗽,眼泪也流了出来。
费尽周折,贺琴舒终于吃上了午饭,虽然菜叶煮得太烂,面条的芯儿却仍是生的,荷包蛋也飞成了丝丝蛋花,但她还是吃得津津有味。
吃过午饭,贺琴舒来到书房,在架子上翻找了半天,找出一本乐府诗,看了几页,只觉无趣,索性回到正房,躺在床上准备午睡。
无意间碰到未及收拾的包袱,贺琴舒想起什么,起身将包袱层层打开。
取出慕容释晟的玉佩,贺琴舒将繁复的璎珞摘下,露出里面通体清透、隐隐现出淡紫颜色的玉石。
那玉触手温润细腻,散发出丝丝凉意,贺琴舒忍不住将它贴上面颊,只觉熨帖舒适,过不多时,竟然沉沉睡去。
一觉醒来,已是黄昏时分,贺琴舒坐在床边发了一会儿呆,觉得口渴,便起身到厨房烧水,水还未开,忽听外面有人叩门。
贺琴舒心中一跳,悄悄走到院中,抄起门后的扫把,透过门缝问道:“是谁?”
门外的人迟疑了一下,温言软语地答道:“姐姐,我是邻家的小翘,从前请苏先生看过脚伤的,劳烦您开开门吧。”
听她说得有鼻子有眼,又想着远亲不如近邻,贺琴舒便取下门闩,将门轻轻打开。
门外名叫“小翘”的女子,穿了一身桃红衣裙,发上簪着一朵鹅黄绢花,唇色艳红,面上厚厚一层香粉,看上去颇为俗艳轻佻,她手中端着一只盘子,上面放着一摞面饼,隐约散发出阵阵甜香。
小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