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1 / 2)
“汪部长的话...梁某有些听不懂。”
面对汪以秋的诘难,梁仲春转移了视线,面色如常。以秋也没有细究他的神色,只是专心眼前的吃食,细嚼慢咽,一口接着一口,偌大的包房里就只有咀嚼的声音。
南田洋子死后,以秋已经很久没正经坐下来吃口饭了,一天一顿也是常事,如此折磨了这么几天,胃病也犯了,逮住这个机会以秋也不急于与梁仲春周旋,反而更专注于食物。待到口腹没有了空胀之感后,以秋才放下了手里两根竹筷,用纸拭了拭嘴,缓缓开口。
“76号跟重庆政府勾结,私下走私紧俏商品,这并不是什么密事。而梁处长之所以能够一直隐瞒,除了手段过硬之外,也有政场官员迟钝的原因。”以秋挺直身体,直视梁仲春故作茫然的脸,似笑非笑,压低声音凑近:“毕竟,又有谁能想到,立场势如水火的两边高层会有这样的丑陋买卖,竟真的有人会为了钱不惜以命涉险呢。”
这种事情,不仅仅世人想不到。就连日本人甚至是重庆政府内部都显少有人察觉。狼烟炮火,震天动地,所有人的视线都更集中于前线的枪林弹雨和血雾骨堆当中,无数有志之士都渴望通过暴力奋扎出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战争堆叠了无数尸骨,但也聚集了无限希望,这既是黑暗也是光明。
在这样的光明下,黑暗里本就隐晦的交易就更为隐秘,在这个头脑发热、涤荡剜割的时代,是不能够轻易领悟的。
汪以秋并不在意梁仲春打的马虎眼,她很清楚梁仲春的企图。他们今天坐在这里的目的,两个人都心知肚明,只是谁也不愿意轻易捅破这层窗户纸,这种时候,被动防御要比主动进攻来的更为保险,也更能掌握全局。于是两个人都在相互试探,打探对方掌握的情报,小心翼翼地摸索着这场谈判的底线。
以秋见梁仲春迟迟不出声音,便继续开口:“以秋不才,在政场上还是新人,只是这贸易交易是以秋的老本行,梁处长做的确实高明,但,以秋在商界混了这么多年,在这方面的暗线,还是比梁处长更多几分自信的。”
话已至此,这场饭的中心已经摆在了桌面上,梁仲春收起了脸上的无辜,转而为以秋到了杯水,扬起了一个笑脸,语气轻松:“汪部长心思缜密,梁某佩服,但是...如此这般费神,却是为日本人服务,实在是不像汪部长的风格。”
“哦?”以秋也笑了,接过梁仲春的水小饮半口,一脸愉悦:“那什么才是以秋的风格。”
梁仲春挑了挑眉毛,回道:“您自己也说了,您是商人,您要是把我扯出来,日本人顶多就是罢了我的职,封了天也不过是梁某的一条性命,但是于你何益呢。是,或许是可以得到他们一时的重用,但他们到底是日本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靠把同僚拉下马的法子上位,总有一天,他们一个不高兴就会放弃汪部长。”
汪以秋抓住了他的把柄,梁仲春很清楚,但多余的掩饰只会错失良机,与其想办法对付汪以秋还不如拉拢汪以秋。汪以秋到底是个商人,重利,是她的天性。
汪以秋听闻梁仲春所言没有言语,只是挑了挑眉,不知是赞同还是反对。梁仲春见此,顿了顿,继续说道:“与其将自己的未来赌到日本人身上,还不如我们自己掌握,我们的命运。”
看着梁仲春抬起的,握紧的拳头,以秋了然。她笑了笑,轻声说:“梁处长的意思是,我们合作?”
“为什么不可以呢?”
汪以秋本就有意插手梁仲春的生意,只是看着梁仲春老奸巨猾的脸,以秋莫名的起了戏弄的心思。
她眯起眼睛,笑的莫名:“的确,为日本人效命是不明智的选择,只是,我若是将梁处长拉下水,却是对我百利而无一害。”
看着梁仲春突然僵下来的脸色,以秋继续笑道:“梁先生落水,那76号的掌门人就非我姐姐莫属,届时,以秋借找出了你这颗毒瘤的由头到日本人面前要一个人情应该不成问题,比如,调查梁先生的任务,全权由以秋负责...恩..之类的要求。与梁处长合作,以秋顶多就是分杯羹,但是若是到日本人那里揭发你,以秋就是利与权双收。这样想来,比起梁处长,日本人给我的好处,好像更大一些。”
这话听着唬人,但实际完全没有操作的可能。日本人早想向76号下手,只是一直没有正当的理由,若是真揪出了梁仲春,日本人必定会借题发挥。退万步言,即使汪曼春真的能借此上位,对她们两姐妹而言也只会是危险而不是机会————汪家一枝独秀,太扎眼了。更不要提,她要是真的卖了梁仲春,那日后,国人还有谁敢跟她合作。
汪以秋的话不可行,梁仲春心里知道,但是,这话的震慑力还是有的。汪以秋可以选择和他合作,当然也可以选择不和他合作,就算不站在日本人这边,汪以秋也可以把这件事当作一个威胁他的把柄,一颗随时会爆炸的定时炸弹。
本胸有成竹的梁仲春深吸了口气。他们两人都有合作之意,只是言语往来间,却可以决定,谁是这场合作的主宰者,谁是配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