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封官(2 / 2)
姜府才算安下心来。皇宫里还赏赐下不少珍贵药材,并派御医来问诊。
一时间,姜府门庭若市,隔三差五有人来问候姜承祖的病情。官员勋贵由二老爷接待,官员家属由老太太和大太太接待。
“母亲,您歇歇,这些天累着了吧。”大太太亲自给老太太泡茶。
“承祖没事,我也就放心了。只是实在是烦这些个势利眼,瞧着上头快给我们姜府封赏了,一个两个都暗搓搓地打听起承祖和静娴的亲事来了。早些时候,怎么不见她们上门啊。”老太太皱眉道。
“这人情世故不外乎如此,母亲误伤了自己身子。”
“你也去歇歇吧,整天不是守在承祖床前就是站我这里,去吧,我没什么要吩咐的。”老太太道。
“是,母亲,儿媳就不扰您歇息了。”大太太福了福便退下。
刘嬷嬷替老太太揉着肩膀,“这会儿,老太太尽可放心,大少爷抱住一条命了,估计这功劳不小,前途无量。”
“这功劳拿命换的。”老太太揉揉眉心,“你瞧瞧这些个贵夫人,连忙打听起福哥的婚事来了,伤还没好呢。”
“这样也好,原先还担心大小姐的婚事,您看,大少爷一旦有了官身,这大小姐的婚事也不会差到哪去了。”
“理是这个理,但我心里就是不舒服,便宜都让那些人捡去了。”
老太太正昏昏欲睡之际,一个婆子跌跌撞撞进来,“启禀老太太,圣旨来了。”
“什么?快,快扶我起来,换衣裳接旨,命人将案台摆齐,叫主子们都换衣裳,准备接旨。”老太太慌忙站起。
众人准备齐全站在大厅,由于姜承业不能下床,索性由佣人们一并抬着床出来。
传旨太监看在眼里心下满意,这个姜承祖倒是没有一点恃功而骄的样子,反而恭敬有加。
静姝听起来,这圣旨就是一堆废话,洋洋洒洒,不过结果很好,自家大堂哥被封了一个正四品的官职:京畿巡查官。这个官职好像不高,却是实职,负责整个京城的安全、日常巡逻等事务,手中掌管着京畿布防图,要知道,凡是意图造反的亲王皇子事先最想收买的就是这个京畿巡查官了。而且,京畿巡查官发现有任何异样,可以直接秘密觐见皇上,足以见得,这个官职是多么重要。
静姝有些高兴,这一世,果然不一样,大哥活下来了,还得了个好官位,以后也不会差的,帮未来的皇帝挡一箭,这功劳大发了。
过几天,姜府的人从二老爷口中得知,此次顺利平叛了平王的叛乱,领兵的四皇子楚睿被封了义王,其他的皇子也一并封王了,只是还未封太子,这让众臣有些雾里看花,当今圣上都快五十,居然还不封太子,但谁也没敢站出来提册封太子的事。
而其他一同参与剿灭叛党的人员也封了官,其中就包括姜承祖,他的官职引起了朝中不小的轰动,大家心里暗道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这天晚上,静姝照例在书案前练字,窗户外又有声音。
她打开窗户,见一只海东青正站在窗外,抱它进来,解开它腿上的小竹筒。里面滑出一张小纸片,和一个汉白玉雕刻成的小玉人,异常精致。
这张纸上写着:汝兄已平安归京,好好养伤必无大碍。看完之后就烧了这张纸,喂了些点心和水。静姝同样拿笔纸,只回了一句:多谢。因为她实在不知道怎么回,等凌无尘归京,有机会再当面道谢吧。放走海东青,她长长呼出一口气,总算是帮大哥躲过一劫。
再看这个小玉人,大小跟静姝的食指差不多,难怪能装得下那个小竹筒。只见那小玉人梳着双丫髻,脸蛋有婴儿肥,甚是可爱,静姝心下感叹,如此精致的雕刻必是大家之笔,这个凌无尘挺有心的。
过了几天,定国公府举办老夫人的六十寿宴,几乎大半个京城的勋贵世家清流官员都带家属去了。
姜老太太也带着三个儿媳妇三个孙女去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