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工业民科 > 第591章 80年代的记忆

第591章 80年代的记忆(2 / 2)

尔滨光学仪器厂职工陈启润、仲兆伦、毛瑞恒3人,参照民主德国(东德)潘太斯135型照相机,手工加工制造了1台哈Ⅰ型120照相机,并作为发起人,向哈尔滨第二工业局提出申请生产照相机。

第二工业局决定把筹建中的地方国营哈尔滨光学器械厂和光学仪器厂合并,于1959年7月29日正式命名为地方国营哈尔滨照相机厂,而哈尔滨电表仪表厂的照相机厂建于1971年,1972年研制出DF型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这些年哈尔滨照相机产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75年12月份,电表仪器厂的照相机大楼竣工正式投产,这座大楼分三层,白色的高大建筑主体,占地面积1296平方米,建筑面积3888平方米,生产面积达到1652平方米!

到了84年,这家企业生产的孔雀牌DF-1型照相机更是达到了6000架,GSF-2型缩微仪增加到2000架。

在电表仪器照相机分厂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下,孔雀DF-1型照相机更是突破了零下40度的极低温,随着南极科考队员远征南极大陆,在极其寒冷的环境下,相机运转自如,拍摄照片清晰,受到了南极科考队员的好评,被誉为用于南极摄影较理想的相机!

照相机分厂与哈尔滨照相机厂,被视为哈尔滨的两大照相机生产基地,市里更是把照相机当作哈尔滨30种拳头产品之一,可见对其的重视程度!

这个年代国内照相机品牌异彩纷呈,又恰逢七八十年代国内掀起了一场照相机产销热潮,各地纷纷上马照相机厂,一时间涌现一大批国产照相机品牌,先后有海鸥、凤凰、珠江、牡丹、太湖、东方、友谊、红旗、东风、红梅、虎丘、长城、青岛、华蓉、华中、西湖、天鹅、孔雀、鸿雁、华夏(百灵)、美乐、三友、甘光、华山、华光、飞跃、百花、湖光、海燕。

但遗憾的是到了九十年代,很多国产照相机品牌相继没落,时至今日留存下来依旧生产的也就海鸥和凤凰,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资金短缺、产品技术低所造成的,但是还好现在是80年代,国产相机还有发展时间,还能试着努力一把,把民族照相机品牌做起来!

照相机分厂成立后,先后投资了上千万元建设厂房、改造技术、引进设备、提升质量,一时间企业迎来了大发展,照相机年产数万架以上,不同型号档次的产品都有生产,孔雀牌DF-1型照相机更评为省内优质产品,基本上和海鸥照相机的质量水平平齐!

要知道,海鸥相机那是集合了数家照相机厂和国家重点项目的关注度,地方企业的产品做到这种水平已经可以了。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档次更高的相机渐渐的受到了市场欢迎,很多地方企业的照相机产品质量差,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市场需求,又由于几年间来自于国外的质量好功能多的洋品牌的冲击,国内的照相机热潮似乎一下子就被戳破,很多企业的低档产品被大量积压,一些照相机品牌渐渐的退出了市场。

其中哈尔滨照相机厂的天鹅牌35PA型照相机由于成本高,档次低和无法改进设计、投资不足等原因减产称职停止生产,市里的照相机工业一时间好像也只有电表仪器厂的孔雀牌DF照相机能够扛起大旗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