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1 / 2)
朱文兰看小姑子对她的要求视若无睹,气得向张林明发嗲:看小妹,都不知道照顾我这个大嫂还有她侄子,我肚子怀着老张家的大孙子呢。
张林青不想看她惺惺作态的样子,坐到院子里;虽然他不喜欢大哥夫妇,但是稚子无辜,他挺喜欢小孩的,拿着花生逗着才1岁多的小侄女,又回房拿了些蛋糕回房给她吃。
张林明被老婆一挑拨,刚站起来想去教训小妹,被张老爹喝住了:怎么,你媳妇只是怀孕,又不是手断了,连花生都剥不了?剥不了正好,省着点,明天乡里乡亲上门拜年,我还愁不够分的呢。
村里的女儿,那个像她这么娇气的,那个不是挺着肚子,在地里干到孩子快生下来,她见天的不干活也就算了,跑到这里作践你妹妹,你不教训她,被她两句话一挑拨,再一哄骗,骨头轻了,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老爹发火了,这两口子才消停下来;一直到吃饭都老老实实坐着,没在出幺蛾子。他们这儿的风俗是年三十中午吃馄饨。
老爹一家之主自然是不干的,老大两口子像客人一样坐在那里自然也是什么也不干,厨房里忙活的只有张大妈、方美琴、小妹;张林青想着这3个人忙一大家子的馄钝得忙活到什么时候,他跑去帮她们剁肉了。
忙到中午快12点了,大家囫囵吞枣地吃完馄钝,因为接下来得忙着做晚饭啊,都是大菜,家里才2个锅,想想都够呛的。
好在今年不需要把正月里招待客人的饭菜做起来,要不然她们更累。好在正月初三张林青办婚礼,那些大菜等初二再做。到时候还得跟人家借锅灶台使用。
老大两口子吃完馄钝,筷子一丢,嘴一抹;抬脚走人,气得张老爹指着张大妈的鼻子,想骂人,又想到今天是年三十,只能抖着手气得说不出话来。
张大妈也暗骂老大两口子不会做人,不上道啊。有求于人还装的跟大爷似的。
晚上的晚饭是方美琴做的,炸肉丸、红烧肉、好烧鸡、粉皮烧鱼头;菠菜木耳炒蛋;清炒豆芽(方美琴会做豆芽和粉皮,为了婚宴上的菜好看,她打算年初一下午在家做粉皮,豆芽到不需要提前发,但是提前把豆子泡好。)
张林青拿了条青鱼做了个水煮鱼片、用老豆腐做了个芙蓉豆腐,这两个菜都是川菜,好吃但也费油,为此还被老妈批了顿,不会过日子,这两个菜都是上辈子跟女儿学的。
方美琴特惊讶老公做的这两个菜,她想起来了,难怪老公回乡钱特意去百货大楼买了豆瓣酱。
张林青不好意思的说是出差在外吃到,觉得很好吃,今天就试着做做看看。
晚上5点多了,菜都上桌子了,老大两口子抱着女儿姗姗来迟;不管怎样呀,今天是三十夜,俗话说,今天吵架会吵一年,所以张老爹为了家庭和睦也就忍着气没发。
一大家子人都坐在一起吃了顿团圆饭;这段年夜饭,吃得非常安生,一家人吃得交口称赞,尤其是张林青做的两个菜,非常适合冬天吃,既开胃又暖身子,一家人吃的龇牙咧嘴,小妹更好笑,不停哈气,狂喝水,还是不肯放下手中的筷子,还是张林青允诺以后经常做给她吃,她才罢休。
不过奇怪的是老大一家的态度,饭桌上老大一改中午大爷神态,对自己很是吹捧一番;搞得张林青很是头疼,伸手不打笑脸人,再说又是过年期间没必要让老头子难做。
自己这边虚拟委托着,转脸一看方美琴也是一脸不自在;大嫂也奉承着她。
早在回乡前张林青给方美琴做足了功课;让她应付上门求工作的乡亲,看来她都用来应付大嫂了,经过这段时间在水厂的锻炼也知道如何虚应着。
吃过晚饭张林青给侄女和月美发了都发了10块钱压岁钱;无意中看到大嫂看着女儿手中的10块钱两眼发光,他鄙视地想着,真是没见过钱似的,两口子不好好努力赚钱整天就想着算计,算了,管他什么事,不去理会;老家是强制没有守岁这个风俗的习惯,看个人的。
他看方美琴今天在厨房忙活了一天,累坏了;晚饭没让她洗碗,自己去刷锅洗碗去了,看得张大妈直甩眼刀子,要不是老头子拉着,估计都不会顾及今天是三十夜,就要吵起来。
方美琴今天累坏了,所有的活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小妹只能帮着烧烧火,所以老公说要洗碗,她也就没坚持,她才不管婆婆的眼刀子呢,洗洗睡觉去。
有本事冲老大夫妇去啊,他们夫妻吃了一天的现成饭菜了,当了一天的甩手掌柜,虽说大嫂是怀孕了,出了3个月了啊,重活做不了,包个馄钝、切个菜,洗个锅碗还是没问题的,婆婆怎么不说了,就知道盯着自己夫妇两。
张林青收拾完厨房,洗漱后也没坚持的守夜,太冷了也太困了。上辈子年轻时会睡到半夜12点起床放个炮再继续睡;后来年纪大了更是不高兴那么冷的天从被窝里爬起来,所以大家早早的洗洗都睡了。
80年代的时候过年很热闹的;大年初一有舞龙可以看,还有集会可以赶。
主要是那个时候物质贫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