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1 / 2)
哎,还别说,这么一吆喝,真有人来看了,一来就是一群女学生。上来就问,“真是出口的”张林青立马道,对啊,出口欧美的,赚外汇的。我好不容易从鞋厂抢点出来,你看看这个款式,这个质量。
还别说,这几个女同学一看,确实不错,不过有点犹豫;说是太花哨了,其实照后世来眼观看还是很素净的。
记得儿子上高中时的那些板鞋,那个不必这回力鞋花哨啊。不过放这个时代,大家都是穿灰白黑的颜色衣服,这么一看这鞋子很是鲜亮。
张林青凭着自己多年三寸不烂之舌。立马道:“同学,改革开放了,国家都引进外资了,以后花哨的不单是鞋子,花哨的衣服裤子都会有。
这个颜色的鞋子也谈不上多花哨。但是款式好啊,百搭啊,你不信试试看,又不要你的钱。就你这身衣服,穿这些照样能配。穿皮鞋呢还有点闷脚,而且你也不能一直穿不是么。
你看这鞋子穿脚上舒服,有好看,还不贵。本来要5块一双的,我只买3块钱一双。”听张林青这么一说。
那个女同学还真试试,穿上后,同学都说好看;买东西就是要这么比着,大家才会买。果然这么一试,6个女同学人人都买了一双,很满意的提着鞋子回寝室了。
没一会儿工夫张林青带来的20双鞋子都给一抢而空。还有好多同学直接跟张林青订了几双。
这大大的鼓舞了张林青士气,前世倒是摆摊卖过鸡蛋。在大学门口卖鞋还是头一回。就这么连续摆了5天的摊位,张林青卖出来100多双鞋子。
不但自己的本金都回来了,张林青还把老爹的100多块钱也还了。周末的时候,骑着租来三轮车,走街串巷的把剩下来的300多双鞋子,买的只剩百拾双。
下午带着剩下的鞋子到市区人流最多的地方,摆摊子卖鞋子。这几天卖鞋吆喝得张林青嗓子都哑了。上来也懒得吆喝了,在三轮车上直接挂着大大的纸牌;写着出口外销鞋,3块一双,谢绝讨价还价了。
懒得讨价还价了,所以就写了这么一句。不过没想到这次鞋在大学门口卖的省心了,他不想讨价还价,也经不起这些大妈们太会还价了。张林青坚持没让价,摆了一下天,张林青就卖出剩下的100多双。
第二天中午趁着午休时间,张林青去鞋厂把剩下的1000双鞋子拉回来。
去鞋厂拿鞋的时候,回力鞋厂的销售科长;似笑非笑的对张林青说,赚了不少吧。张林青知道只要在魔都买鞋总归会让他们知道的,他也没想过保密来着。
知道这单做完后,下单不容易了,不过张林青也没在意。笑眯眯接回那个科长,大家共同发财。
张林青拉着鞋子回到宿舍,看着家里摆满了鞋子,连个下脚是地方都难。也没在意,反正是赚钱了,谁还嫌钱烫手不成。
这次卖鞋子张林青实在是忙不过来,就找了姐夫一起来帮忙。所以姐夫知道张林青在上海有房子了。
也没多想,他觉得小舅子忙的好是有真本事,也没多嘴,他多少知道点小舅子的家事。
不过老丈人周末倒是撞见了他跟小舅子倒腾鞋子。他正打算提醒小舅子呢。
没想到老丈人这会儿到嘱咐他来着,下乡别说漏嘴。他也没深思老丈人的行为。只当是老丈人铁了心要跟小舅子过的,小舅子日子好,他老人家以后日子才会更舒服。
不过他还是告诉了小舅子,张林青得知老爹一心一意的为他着想,也有些感动。两辈子才真正感到老人对他的疼惜,眼圈都红了。
这一个星期张林青工作比较忙,晚上下班又忙着去给别人装水暖,赚外快,到没时间去卖鞋。
周末好不容易腾出时间来,连忙骑个三轮车,装上2麻袋鞋子去了上次的市场。
刚到市场还没来得及摆摊,就遇到2个气喘吁吁的种中年人。张林青还没开口问,那个中年人自我介绍起来,说是上次在他这买了20双鞋子,回去试着卖了下,没想到1天不到的时间全卖完了。
他看生意这么好,就赶紧来魔都找张林青,没想到这一找就是等了1个多星期才见到人。
他人是H市人,家里的鞋也开在了H市。今天好不容易等到张林林青了,说什么也要把他的摊子上的鞋全包了;说上次家里的回力鞋卖空了,现在好多客人都是预付定金的。自己定金都收了快200双鞋子的价格了,这不正着急呢,万一自己不能兑现要赔钱还得赔上名誉。
张林青看着他着急的样子,也想着不能一下子全给他。先把今天带来的给他,拿回去。这样先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自己又可以惜售起来。
这招都是跟上辈子那些大品牌的经销商学的,尤其是那些卖房的销售商,房价越高,那些人越是捂售。把三轮车上的200双鞋子以3块钱的价格给他后,张林青和他约定过一个星期今天还在这地方见。
那个店主爽快同意了,拿鞋子爽快的付了钱,都没还价就急匆匆的走赶回H市了。
收了摊位后,张林青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