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那盛大的告别(3)(2 / 4)
处都是或优美或笨拙的身影。
杨军跳坐到我旁边的桌子上,凝视着正在跳舞的童云珠发呆。
我说:“你要是想,就去请她跳一支舞。”
杨军神色黯然:“我不会跳舞。”
我走过去,拍了拍童云珠的肩膀:“你去请杨军跳支舞吧!”
童云珠愣了愣,立即说:“好的。”
她过来邀请杨军,杨军扭捏着说:“我不会跳。”
童云珠落落大方地笑着说:“所以,你的第一支舞才需要一个会跳的舞伴。”她向他伸出了手,我搡了杨军一下,杨军涨红着脸,握住了童云珠的手。
在舞曲声中,同学们开始三三两两地离开。
我藏匿在黑暗中,四处搜寻着张骏的身影,却看不见他。这就是他选择的告别方式吗?
舞台上火树银花、星光会聚,却是为别离而璀璨。
在温柔伤感的乐曲声中,我走向了校门。
再见了,一中!
再见了,我的青春!
2
金榜题名时
就在这个十字路口,年轻的你我挥手道别。
我们以为挥别的只是一段爱情,却不知道挥别的是我们的青春;
我们以为遗忘的只是一段欢笑与哀愁,
却不知道遗忘的是我们的梦想和激情。
考完试的日子是无所事事的寂寞。
当我习惯性地泡茶,想背诵英文时,才发现不用了。一个几乎做了三年的习惯,突然不用做了时,没有轻松,反倒有些失落。
我去报名参加了暑假绘画班,这一次,我是为自己而学。这个世界因为色彩而美丽,我希望自己有一双更善于捕捉色彩的眼睛。
在高考放榜前几天,我接到了北大负责招生的老师的电话,恭喜我考出了好成绩,邀请我填报北大。我晕晕乎乎地和他聊完,等挂了电话,才反应过来,忘记问他我究竟考得如何了。
我爸爸妈妈开始兴奋,毕竟北大招生的老师亲自打电话,已经证明了我的成绩。
我给班主任打电话,班主任半是高兴半是惋惜地说:“你是一中第一,全省第五,和省状元差了不到十分。”
我爸爸妈妈一边激动,一边还对对方强调做人要低调,在正式放榜前别对外嚷嚷。
第二天,清华的招生老师也打来了电话,邀请我进清华,当他听闻北大的老师已经联系过我,立即非常热情地向我介绍清华的保研政策,强调北大不具有这些优势。
这边清华的电话刚放没多久,那边北大的电话又来了。
爸爸妈妈乐得眉飞色舞,真把到底上清华,还是上北大当作了一个命题,很严肃认真地思考,特意打长途给我在某重点大学担任副校长的二姨夫,研究我该进清华还是北大。
我觉得他们的心态,有点像嫁女儿,清华北大两个金龟婿让他们左右为难,不过他们的为难是带着矫情和幸福的故作为难。
高考发榜日,关荷的妈妈打电话约我妈妈一块儿去看榜,我妈妈明明已经知道我的成绩也非要去,我不想阻拦,因为这一刻是他们养育我多年应该享受的一刻,但是告诉他们,见到关荷的妈妈,请言语谨慎。
因为我们的母亲俨然已经是闺中密友,我和关荷也就顺理成章地一块儿去看榜。
我们到时,校门口已经全是人,我妈妈拖着关荷的妈妈乐呵呵地往人群里挤。
我和关荷坐在一旁的花坛台子上,看着校门口拥挤的人群发呆,只偶尔交谈一两句。
榜单还没出来,我是全省第五的消息已经传开,很多同学来找我求证消息,恭喜我。
关荷一直微笑着和大家说话,不过,我知道她的神经已经绷到极致。
我叹息,最恐惧的时间就是结果揭晓前的等待。
终于,学校的大门打开,老师出来贴榜单。
校门前刹那就乱了,所有的家长都往前挤,反倒我们这些考生心情复杂地站在外面,既想知道成绩,又恐惧知道成绩。但是,不管想还是不想,所有同学都陆陆续续知道了成绩。
有的同学痛哭失声,家长陪着一起哭,也有的同学喜不自禁,笑得合不拢嘴。
我坐在花坛深处,既置身事外,又感同身受。高中三年,不仅仅是学生一个人的艰辛,还有家长的无数心血。
关荷突然从人群中冲出来,笑颜如花,我放下心来,她的成绩肯定不错。
“多少名?”
关荷喜悦地说:“年级十一名。”
我的心刚放下,就看见林依然脸色灰暗地和妈妈挤出人群,我的心又悬了上去。我走过去,想问却不敢问。
“年级一百三十六名。”林依然眼睛里已经泪花滚滚,却仍尽力微笑着。
自从高一开始,不管大考小考,林依然从未失手,我之前担忧过杨军,也担忧过关荷,却从未担忧过她。
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这个高二没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