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1 / 2)
107.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夕阳的余光烧得周围的云彩一片通红,染出满天的火烧云。春天的风带着各种味道,从人群中穿过。
外婆坐在门口打毛衣。老人家总是这样,春天才刚到就已经开始想着冬天要穿的衣服,一件毛衣可以织上一整年,等到织好了,冬天都已经快结束了。
站在家门口,就可以看见饭桌上的才都是刘陵陵爱吃的菜,清蒸螃蟹,盐水虾,红烧鲤鱼,醋溜白菜……一阵阵饭菜香,都是家的味道。
刘太后端着一盘炒笋干上了桌,“阿妈,吃饭了。还不快进来,傻在外面做什么呢?”最后一句话是冲着刘陵陵说的。
刘陵陵有点愣地应道,一个多月没回家,咋一看到这些居家的画面,不免就有点愣神以及……不知所措,总有种这种生活像是上辈子的感觉。
刘爸和外公正好回家。刘爸拿过刘陵陵提着的脏衣服,搭着刘陵陵的肩,一起进了屋。
那一个月每天都是写不完的试卷,刘陵陵醒来睡下去都是各种数学题,周围的人都是一副要把命给豁出去的样子挣扎在题山库海中,刘陵陵也是投入其中,虽然算不上吃不好睡不好,但是也差不多了。刘陵陵曾想过高考复习也不外乎如是了。
现在回到家,坐在饭桌前,闻着自己喜欢的饭菜的香味,端着刘太后盛的饭,吃着刘爸夹的菜,竟然觉得很怀念,又倍感温暖,有种想要哭的冲动。家里人总是世界上第一个把你放进心里的人。
不过,上了桌,这股感动却很快在刘太后滔滔不绝的念叨里消散了。
“你这次比赛行吗?期中考得怎么样呀?有没有和谁走得很近啊?和男同学关系怎么样?有没有……”
刘太后总喜欢在饭桌上讲各种事,或是对刘家人的不满,或是对刘陵陵的各种高标准要求,再不然就是街坊邻居的八卦闲谈,很有国人酒桌上谈事情的风范。
刘陵陵和刘爸蒙头吃饭,什么都不说。最后还是外婆张嘴堵住了刘太后的话。
刘陵陵回到房间后长叹一口气,突然想到过完年回来报道的时候祝笙和他母亲在一起的场景。
祝笙笑眯眯地,乖巧地依在自己的母亲身边,完全不像平日里那个大咧咧的男孩。他每说一句话,他的母亲就满足地应一声,时不时会揉揉祝笙的脑袋,一副母慈子孝的画面。
刘陵陵有些时候会很阴暗地想,为什么自己的阿妈就不能这样呢?为什么成天都是叨叨着一些无用的话题?一个人能够感受到的最幸福的事就是家人带来了的,可是最无奈的事同样也是家人带来的。
108.
成绩就像老郑说的那样出来得很快,听说星期五考完的时候就已经有几门成绩出来了,只是老师们没说罢了。
星期天返校到教室的时候,刘陵陵就看见班级排名表贴在了教室的外边。白白的瓷砖上贴一张白白的A4纸,如果没留神的话说不定还注意不到这张纸。
很快一堆人就围在一起,叽叽喳喳各种声音汇聚在一起,说什么话的都有只是什么话都听不清楚。几个女生凑在前头,似乎是期中考考得很不错,兴奋得大喊大叫。边上的一个男生却皱着眉头,一脸苦大仇深,想来是没能考到理想的成绩。
刘陵陵经过的时候瞥了一眼,没在前面几行看见自己的名字,叹道果然如此。
回过头看见祝笙冲着自己无奈地耸了耸肩,于是刘陵陵也冲着祝笙耸耸肩,无奈地摊开了手。
英语是刘陵陵考得最烂的一门,然而试卷确实第一个下发的。
教室里一片肃静,往常那种无处不在的嗡嗡声消失得无影无踪。每个人都是面沉如水,就好像在奔赴一场黑暗的葬礼。
刘陵陵已经知道了成绩,也就没再自欺欺人地安慰自己一切皆有可能,只能苦中作乐地想自己还不是最差的。
钟中从老巫婆那里拿来试卷,自己一个一个地发到大家手里,从来都不像其他课代表那样总是偷懒让其他人发试卷。大家也是一脸沉重地从钟中手中接过自己的试卷,像是在交接一个非常重要的信物。难怪大家之前不喜欢钟中,毕竟他带来的总不是什么好消息。
钟中板着一张脸,面无表情,拿着一份卷子放在了刘陵陵的桌上。拿过试卷的时候,明明早就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刘陵陵还是忍不住一阵心惊肉跳。
刘陵陵看了一眼卷子上鲜红的分数,又看了一眼刘雅的分数,转身再看一眼祝笙的分数,然后面无表情地把卷子折起来塞进抽屉。
只可惜,老巫婆这节课就要讲解试卷。刘陵陵又面无表情地把卷子掏了出来。
冰山了几个月的老巫婆这会又爆发了。首当其冲的是刘陵陵,因为这次期中考刘陵陵英语是全年段倒数十名之一。
“就算你将来是学理科,难道以后就不用学英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即使是那些弟子优秀的学生每天还在努力地翻书背单词,难道你觉得你比那些人还要好?简直是在做梦!平时不努力,到了关键时候有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