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 2)
3.
呐呐,经历过学生时代大大小小各种会的童鞋们都会知道新生大会这种东西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是非常无聊的,即使是以效率著称的夏水高级中学也不例外。
刘陵陵坐在大门口,眼前除了座椅靠背就是一个挨着一个的脑袋瓜子,根本看不清站在主席台上的和校长,不过和校长激情澎湃的声音倒是能听得清清楚楚。
“……我们学校今年的高考考得很不错,重点率到达了63.8%,已经是第九次超过县一中,第二次超过了市一中!我下一个提出的要求是希望通过老师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学校的重点率达到67%,而这同样也是我对你们要求。我希望,等到你们步入考场时,能够拿出一份更完美的答卷,使重点率超过67%,达到68%、69%、70%乃至更高……”
刘陵陵打了个哈欠,脑袋靠在前面的椅背上,不由地眯起了眼。
夏水高级中学是一所私立学校,建校不过二十多年,相比起镇一中,县一中,市一中,可谓是非常年轻。不过,虽然建校时间短,但夏水中学却是不容小觑的,那名声可响亮着呢。
刚建校时,因为没有什么名头,连着三年,夏水只能招收到学习成绩很差,中考成绩排名在全县末尾的学生。然而就是这样一批众人眼中的差等生、吊车尾,在之后的高考中却拿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成绩。300余名应届考生,只有10多人放弃了高考,剩下的人绝大部分考上了二本高校,一小波考上了一本高校,一小波考上了专科院校。
虽然当时高校扩招政策已经实施好多年了,但是考上大学还是一件难事,即使是考上二本学校也是一件值得很多人羡慕的好事。因此,夏水这样的成绩远比县一中又有200多学生考上一本院校还要引人注目。毕竟,县一中属于平县的重点高中,一直以来招收的都是县里的尖子生,能够拥有这样的成绩在很多人看来是理所应当的。
由于取得了好成绩,能够招收资质更好的学生,夏水每年高考交出的答卷都越来越完美。发展了二十多年,如今,夏水已经是邻近几个镇县甚至市里都闻名的学校了,很多家长都致力于将孩子送进夏水,以便得到一个更好的起点。
而夏水今天的一切都离不开此时正在主席台上口如悬河的人——和必上。
据众人所知,和必上是部队出身,曾经在多所“985”院校里学习过,之后在教育部门工作。年近不惑时,有了一个建一所自己的学校的梦想。几年后,辞职,建校。
在夏水之前,和校长其实还建立过一个学校。当时,是和其他人合资建校的。但没过多久,和校长就发现和人合资,自己处处受到肘制,很多想法都不能够得到良好的落实、实施。因此,他当机立断,退出合作,自己拿出老本儿全资建了夏水。一开始,学校里的老师只有自己和妻子,慢慢地,才有机会从各地高薪聘请有能力的老师,将夏水渐渐发展起来,有了今天。
由于夏水实行军事化管理,夏水的学生被趣称为和家军团。
刘陵陵能够考上夏水,还多亏了夏水建立在江镇,对本镇人有录取优惠措施。
嗯,夏水很了不起,和校长也非常了不起,但,但是,真的好困啊(~o~)~zZ
刘陵陵又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和校长在主席台打的鸡血,刘陵陵是一点儿都没记住,整个人都迷迷糊糊的,只觉得这些话真催眠。嘛,夏困已经到了呀。
半睡半醒间,刘陵陵觉得自己忽然被用力拽了一下,突然惊醒,整个人都不好了。
“刘陵陵,会结束啦。校长叫我们回教室呢。”黄灿烂凑了过来。
嘛,看来拽我的人就是她啦。刘陵陵一脸遗憾美梦被打扰,拿起板凳,跟着大部队回到了教室。
出来时,刘陵陵看见那些坐在礼堂靠椅上的人都是一副湿淋淋的模样。
边上传来一声颇为熟悉的嫌弃声,“啧。”
看着祝笙一脸嫌弃又有点庆幸的小样子,刘陵陵不由也觉得有那么一点小庆幸。
╮(╯▽╰)╭,人这么多,礼堂里连空调都不开,快要被蒸熟了吧。幸亏坐在门口,还能感受到自然风,就是吹得更想睡觉了。
4.
回到教室,刘陵陵有些愣神,新班级里的同学基本上都不认识,之前也没见过班主任,也没通知座位的安排。刘陵陵不知道拿着板凳,不知道做哪里好。
看着教室里的大家都自顾自的找好了位置,安心坐下了,刘陵陵也随便挑了最后一排的角落坐下了。
结果,刚坐下,刘陵陵就发现祝笙一脸不情愿地坐在了她的边上。
眨了眨眼,“那谁,我看你对我好像蛮有意见的,怎么坐我旁边呀?”
祝笙瞥了一眼刘陵陵,就不在搭理她了。
瘪了瘪嘴,刘陵陵也不去理睬“同桌”了。
这时候,一个挺着将军肚的男老师走到了讲台上。
5.
这个老师就是刘陵陵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