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评剑(2 / 4)
露着睿智,目光犀利、闪烁,而愚笨的人眼神就显得呆滞……这些都是改变不了的。
精明的人就算想装的愚笨,身体、形态、语言、动作都可以改变,但惟独这双眼睛,是永远改变不了的。
李有财能从一个人的眼睛中读出很多不同的东西。在成都府的环幽山庄上,在张金贵他们府上。李有财从不同人的眼睛中,读出了他们不同的意图。
在这一顿饭的时间,他打量完了厅上的所有人。
他的目光刚从最后一人身上收回,正好有一人从厅内走出。
这是一个双目炯炯有神的中年人。他面容方大,眉宇间似有咄咄逼人之感,叫人不敢直视。
李有财心中暗忖,这应该便是那陆庄主人,陆京。
那人来到厅上,也未入座。而是站在厅上一角,丝毫没有过来的意思。
正当众人疑惑之时,从门外走进来三人。
一位老人,两位中年人。
三人面容质朴,个子都不高。这是三个很普通的人,就连一点不普通的地方都看不出来。
三人穿过众人身旁,走到正首上的位子坐了下来。
此刻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三位便是当世铸剑巧匠“丁乙、寒秋、袁弓”三位大师了。有几人上前问候,而也有人无动于衷。
在江湖上,铸剑师的地位不高。因为他们能铸造神兵,却通常功夫不高。
既无声望,又无功夫。
只是近几年藏剑山庄办起了评剑大会,才有几位铸剑师声名鹊起。
这位老人便是其中之一。
丁乙是他的名号,没人知晓他的真名。
丁乙已年近八旬,但身子骨仍是很健壮,在上一次的评剑会上,他所铸的“擒王”、“月灵”两剑当仁不让的力压其他名剑,摘得桂冠。
月灵剑被苏城的第一世家慕容家买下,而擒王剑则被陆京本人买下。由此可见,其铸之剑的宝贵程度。
若是铸出了剑,但无人问津,那也定然不是好剑。买主哄抢,才能证明剑的宝贵。
丁乙身旁的两位分别是寒秋与袁弓两位大师。
这两人年纪虽不大,但也是在江湖饱有名声。
寒秋著有有一名剑,名曰寒秋。这把剑打磨了整整三年,也正是这把剑,所以江湖人人都称其为寒秋。
寒秋剑只要一出鞘,森森阴风就扑面而来。
如今这把剑的主人是陈姚,他还有另一个名字,陈血人。因为他杀了不知道多少人,身上沾了不知道多少的血。能被这样的人看重中的剑,如何不好。
而袁弓虽没有如此出名的剑,但由于其铸剑多,故而名声也不小。
但就算这些人如此出名,还是会有人不给面子,因为他们认为铸剑的人与下人没什么两样。如何能败了自己的身份去向一个下人问好。
李有财却丝毫不理会这些,虽未听过这些大师的名号,但还是上前去拜了个首。
曾经他待人也是层层分级,下人,百姓都是低贱的。但这时,他已不这么认为。现在,在他的眼中,人人的地位相差无几。
差的就是与自己的相识程度。
若是友人,自然要亲近些,而陌生人当然会少说些。
但无论如何,在他的眼中,人是不分贵贱的。
这是非常非常难做到的。因为人生来就不同,这种不同造就了阶级之分。
地主,官僚,皇帝,任何一个有权势的人,在他们眼中人一定是有贵贱的。
百姓,下人,奴隶,任何一个受人压迫的人,在他们的眼中这份感受更为强烈。他们总是自愧不如。觉得天生便低人一等。一种长期被压迫,而产生的自卑情绪。
这种自卑的情绪通常会对人的一生造成影响,若是这样的人翻了身,当他们能掌管别人的命运时,往往会更加的残暴。
所以说,这是非常非常难得的。被压迫的人希望以后自己能压迫别人。而一直处于他人之上的人,则希望继续压着别人。
在自己身后的人,永远是低贱的。
能克服,看破这一切的人,往往都能成就一番事业。
李有财此刻已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坐在他左手边的是一个中年大胖子,这个胖子穿着一身华服,李有财经过他身旁时,他都会鄙夷的盯一眼李有财。似乎在警告,离我远一点小子。
李有财则对他报以微笑。
这回,等候的时间到不长,陆京终于来了。
他是从厅内进来的。
陆京扫了厅内众人一眼,唯独撇过李有财时,目光一停。陆京拱手拜礼道:“感谢各位到来,鄙人陆京,在这里代家父向给位英雄问好。”
这样应承的话语,久居江湖的圆滑之人,说出来自是非常流利。有许多人连忙回礼,说道自己能被邀请才是天大的幸事云云。
陆京命下人给每人上了一盏茶。
茶水清中透绿,茶叶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