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明月晓轩 > ☆、焦点 交点

☆、焦点 交点(1 / 2)

2014年6月15

葛冰盯着电视机,大屏幕是他所熟悉的记者,赵春平。

三年前,他的作品《盲探》问世。在该书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都在因他的作品而骄傲。那是用文字为色,所描绘的巨幅画卷,只有他,一字一句,叫人不快。

“葛先生,您说你的作品都来源于生活。不得不承认,您的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很鲜明的。但是,我找不到你的主角想要表达的思维,他们就像是在完成一个剧本,小心翼翼的执行着任务。还是说,这只是你为自己剧本的编排准备的日记?”

“这位记者朋友可真会说话,我想要表达什么,相信我的读者是可以明白的。至于你所说的编排,没错,这是日记,但它来自生活带给我的灵感,绝非剧本。”他笑得仁善。

“葛先生,这些真的是来源于生活吗?还是其实是你为当事人编造的故事一样的生活。”记者继续咄咄逼人。

葛冰像是被窥中了那最隐秘的心事,瞳孔瞬间变暗。他平静着声音,

“您真有意思,创造……生活。我可没那么大的能力。”说完,又以很不开心的样子,像是在控诉,“今天是我的新作发布会,我还是希望大家能把目光放到我的新作品《盲探》上。”不想再跟他纠缠,冲保安使了个眼色。

之后,发布会全程无阻。

现在,赵春平在向着全国的观众做直播,背景,是他的小院,他的窗。

“由作家葛冰的《寻不见的脚步》改编的悬疑电影《在哪》在连续一周的上映后,以一亿的票房完美收官。但网上对电影《在哪》的评价却是大失所望,都说是电影《在哪》借着作家葛冰的名号骗取观众的热情。但最近网上热传的影评《殊途同归》却将两者的相关相结合,并表示两者中,影片《在哪》更胜一筹。这篇文章的发布,引起了很大一部分网友的支持。现在我们来到了葛先生的住处,看看葛先生对影评《殊途同归》如何回应。”

直播画面切到了他的门,那扇被漆成墨色的木门。

“冰哥,要开门吗?”助理小陈问。

葛冰狠狠地灌了一杯水,“发文章的网友找到了么?”

本来,随着电影的热映,他的第一部书也能乘着这股风大卖。网上对《在哪》的差评让他感到很满意,毕竟,原作总是不可超越的。

但是,《殊途同归》像是突然杀出的程咬金。

“原作《寻不见的脚步》中,男主像是魔怔,总觉得有地方不对,但到最后也没弄明白诡异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最终,只是男主说服了自己,夜里的脚步依然存在。而在影片中,导演将这一现象做了完美的处理,由于人格分裂才导致他晚上总会遇到那个黑影。那个黑影不是谁,是一个个死在他手下的无辜者。白天,他总会下意识的给自己灌输,昨晚又梦见有一个黑影倒下。这也与书中莫名出现的命案所呼应了。”

这些,是对方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也是他一直不愿意承认的。他不希望被超越,那是他编织的故事,不可以轻易被认可。他讨厌麻烦,更讨厌一切不在计划内的麻烦。

“对方用的是临时id,还没查清楚,冰哥你别太着急。一定能找出来的。”小陈回复得小心翼翼。

“让他们进来吧。”葛冰笑了,戏总是要演下去的。

赵春平进门,便看到葛冰坐的端正,茶几上放着茶水,热气蒸腾。

“来来来,请坐请坐,大热的天,辛苦了。”葛冰起身招呼他坐下。小陈殷勤的给别的记者同摄影师分发水。

“葛先生,想必你看过网友沈家鲤所发布的《殊途同归》了吧。文中曾提及“在人物塑造与情感表达方面,影片会更好一些。”对于这个观点,您怎么看?”

“他有这样的想法,我很欣慰。翻牌作品总是不如原著,这似乎成了这个社会的普遍规律。如果我可以打破这个规律,做吃螃蟹的第一人,我很荣幸。”说完,葛冰抿了一口茶。示意记者继续提问。

“那您认为,与影片相比,您的作品会更好些吗?”赵春平努力从脑中搜索,准备还是不够充分啊!

“就像叫沈家鲤的那位网友所说,殊途同归嘛!它们之间的核心并无多大差别。我很感谢《在哪》的制作团队可以将《寻不到的脚步》翻拍得如此成功。”

“相对于《殊途同归》这篇评价来说,网友们对于您作品的原型更加好奇。您可以透露一点吗?”赵春平问道

“为了保护他的隐私,我拒绝回答这个问题。借助这个平台,我想对他说,谢谢你,阿可。”说罢,举起茶杯,一饮而尽。

葛冰的粉丝们都疯了,他们在网络上汇集起来,寻找一个叫阿可的人。阿可,是那个不知名的人付予了《寻不见的脚步》生命,也是他,创造了现在的葛冰。

“阿璃,你说,葛神口中的阿可会是谁呢,好神秘啊!”李萱整理着东西,准备下班。

从数从辞职后,李萱便一直与沈璃同吃同住,一是跟男友张力说好的,先给彼此一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