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多情却似总无情(2 / 6)
“你已经到了出嫁的年纪,爹不忍看你再为翱天派奔波,耽误青春。晨儿也八岁了,读书练武都有夫子和师兄在照料,你放下心,好好准备嫁人吧!”
“爹,您怎么说这么见外的话?照顾弟弟是我的本份,他学得好,就能顺利接班,以后爹就可以放心养老。”
“你有这份心意,爹就满意了,女儿家还是要嫁人呀!”
“我还不到成亲的年纪嘛!”
“呵!你看你堂妹,如今都生了两个儿子,你还不嫁吗?”
徐苹撒娇着,“爹!那是叔叔太早把妹子嫁掉。好吧!就算您要把我嫁出门,可要去哪儿找个乘龙快婿?”
一句话把徐国梁难倒了。这几年来,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徐国梁并非有意留女儿在身边,但他认为自己的女儿容貌秀丽、能文擅武、机敏能干,因此在挑选女婿时难免严格,而无一满意。
徐国梁拍桌道:“看我这个老糊涂,真是误了你的青春。不行,不行,今年一定要把你嫁出门。”
“爹!您非得赶我出门不可吗?”
“爹怎舍得赶你出门?爹是心疼你,不忍教你一个姑娘家涉身江湖。王棠近年来愈形乖戾,我早就吩咐大家要小心,自然要你更加小心。还好这回于磊救了你,他日相见,做爹爹的定要好好答谢他。”
“下次我会小心的,请爹放心!”徐苹又道:“爹,您知道吗?王卓立想化解六世恩仇。”
徐国梁轻叹道:“翱天、啸月两派的复杂情仇,是不可能轻易去除的。也难为王卓立的苦心,听说他知书达礼,不常参与啸月派的事务。”
徐苹想到了王卓立的忧郁神色,又问道:“我们两派同出一家,又怎会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
“唉!武学助人,也能害人。”徐国梁追想百年前,“两派的开创祖师本是一对论及婚嫁的师兄妹,我们的祖师爷徐千山就是那位师兄,谁知道有一天他们为了一式剑招起了争执,经过反复讨论演练,还是不得其解,祖师爷闭关苦思半年,冷落了未婚妻师妹,好不容易想出‘翱天贯日’一招,谁知一出关,才发现师妹无法谅解他,早已另嫁一位对她倾心的师兄。
“祖师爷愤怒伤心,一剑杀了那位师兄,使得师妹对他更不谅解,带着身孕,另创啸月派,以‘啸月破星’对付咱的‘翱天贯日’,六代仇怨就这样累积下来。”
徐苹听了,为啸月派的祖师婆婆悲叹不已,原本一件良缘,竟演变成破碎的悲剧,不知两位开山祖师是否抱着不解的憾恨,郁郁以终呢?
徐国梁笑看女儿,“瞧你,又在为先人难过了。过年期间,放放炮竹,送走旧岁,忘了这些江湖恩怨吧!你在外头跑了了两个月,趁过年好好休息。”
徐苹闷闷地回房,心中萦绕不去的,还是那位由爱生恨的师妹,以及悔恨终生的师兄,何苦呢?
☆ ☆ ☆
正月十五之前,依然是年节的热闹景象,徐苹在家休息数日,闲得发慌,便集合了翱天派的小孩儿,带他们出游城东的清心潭。
一时之间,十来个小娃儿,个个新衣新帽,揣了糕饼糖果,兴高采烈地跟在徐苹后头。
平时,这群小童的武功就是由徐苹教导,她不在的这两个月,换了一个师兄来代班,那个师兄越凶恶,大家就越想念美丽亲切的好姐姐,是以知道徐苹要找他们出去玩,莫不争先恐后,差点连爹娘都不认了。
来到清心潭,徐苹带领小朋友游过附近的林国奇石,走过潭边小径,找到了一处凉亭歇息,徐晨等几个小男孩好动,吃完饼干便四处奔跑。
“别走远了!”徐苹忙喊道。
“大姐,我们去看钓鱼。”徐晨兴奋的说。
徐苹嘀咕着,潭水都结冰了,能钓什么鱼?顺着徐晨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在夏日画舫穿梭的拱桥之上,有一人站在最高处,垂下一条线绳,拉拉扯扯的,随即从冰上缺口拉出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桥上岸边围满了看热闹的游人,随着鱼儿的上钩,众声叫好。
那人将鱼丢到桥上,随即有人抢了去,他也不管,又垂绳下钓。
原本在凉亭的女童也带着祈求的眼光,“姑姑,我也要看钓鱼。”
“看鱼鱼!”两个话还讲不清楚的小女娃,使劲地摇着徐苹的手臂。
徐苹不由得起身笑道:“走吧!去看钓鱼,花妹!靠岸边走,不要跌到水里。”
潭上结冰看似坚实可行,但是,前年这里才发生小孩踩破薄冰的坠潭意外,所以徐苹格外盯紧每个小孩的行动。
徐晨一马当先,仗着身形矮小,抢到拱桥上的钓客身边,双手攀在石栏上,伸颈向下探望,旁边的大人和小孩也是互相推挤着。徐晨被挤得没有立足之地,跳起双脚,半个身子几乎悬在桥栏外,徐苹远远见了,正想出声警告,这时几个大人又往前推挤,于是,她眼睁睁地看到徐晨的小小身子往外掉。
“晨弟!”徐苹心魂俱裂的喊。
电光火石之间,桥上钩客长身一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