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谦金一诺 > ☆、北川大捷

☆、北川大捷(1 / 2)

安国公果然还是宝刀未老,普一出手就压制住了晋南大军的攻势,守住了洛城。三皇子是跟着安国公一起过去的,被安国公很好的利用上了剩余价值,有效的稳住了军心。

战事开始进入胶着状态,安国公有输有赢,但是一直很沉稳,这一点可能是秦轼都比不上的。洛城附近的小城镇,村庄却是损失惨重,晋南王数次想要迂回包围突破洛城都被安国公识破,虽然打击了晋南大军,但是不可避免的也使得很多百姓因为战乱流离失所。

征讨大军本就因为上次失利,兵力不足,根本没有办法从守城和大军中抽出人手安置流民。只能让衙门的衙役安排流民暂时到洛城之后的城镇安置下来,若是有男丁自愿入伍,那么其家眷就可以就近得到比较好的安排。

若是家中只剩下了老弱妇孺,那么只能靠自己,拿着路引能到哪就到哪,哪里能够接受他们就在哪里停下。自洛城到京城一路,流民成群,食不果腹,枯瘦如柴。让人见之可怜,只能暗骂这兴起战事之人可恨可恶。

京城人心惶惶,洛城到京城不过是快马三到四天左右,基本上就快要打到家门口了,可如今能逃到哪里去?北川有匈奴人,正打的欢;南边就是晋南王的天下,这个时候但凡有一点偏向晋南王的,估计第二天就在天牢里蹲着了。

唯一还能够去的就是京城东北方向,那里有几乎同晋南一样大的国土,只是天气更加寒冷,而且并不十分繁荣。主要发展的是农业,两个战场的粮草基本上都是由这一块地方供应的,可见其重要性。历代以来,这一块地都是皇帝的直属国土,无论哪个亲王都不能够拥有,这是开国皇帝定下的。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由此可见粮食的重要性,秦诺最初听说这个的时候不得不感慨开国皇帝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东北种植粮草的大多数是军户,入了军籍的士兵退伍之后就带着家人到东北定居,由皇帝的亲信掌管这一块地方。

这也是皇后没有孩子也能稳居中宫的原因,其父就是工部尚书,关于东北的事只要有工部尚书一力把关,皇帝就可以放下一半的心。如今皇后有了儿子,更是一力支应皇帝,否则就算是有了儿子成了阶下囚有什么用。

那里如今是皇帝严格把守看着的地方,若是被晋南王的人渗透把控,不必说别的,秦轼为了北川百姓就不得不同晋南王妥协。更别说没了东北供应的粮食,安国公带领的征讨大军能撑多久。

这一年从九月开始就各地就陷入了不同程度的混乱,最轻微的是东北,因为晋南王也曾渗透到这里,但是因为皇帝发现的早所以很快就控制住了。北川虽然民风彪悍,但是苦寒的气候使得这里的物资缺乏,每每起了战事不论结果如何,百姓总是最受罪的。

晋南百姓也不好过,晋南王为了供应大军,对辖下的百姓根本就是剥了一层又一层,加上为了隐瞒在海上海岛练兵,沿岸的渔村基本上都废了。名不聊生也就差不多是这样了,可是晋南王从来没有在乎过这些人,他素来享受惯了的,从来不晓得百姓的苦楚。

京城下来第一场雪的时候,终于得来了一个好消息:北川大捷!

皇帝难得露出笑颜,连连赞道:“好,好,果然是虎父无犬子!”

工部尚书水涨船高,如今也腆着笑脸附和道:“可不是,有镇北王在北川无忧,这也是皇上的恩德。”

皇帝听了这奉承的话,却还是觉得有些不给劲儿,工部尚书这老头终究是比不上嘴甜的礼部尚书,皇帝现在终于有心情回想回想当年从礼部尚书嘴里蹦出的既得体又满足的好话。皇帝暗暗叹息一声,这样的马屁精也是难找的,“好,镇北王世子秦谙有功,封为骠骑将军,镇北王一门英武守卫北川有功,全都有赏。”

镇北王府没人在朝上,皇帝听不到镇北王府的人亲自谢恩,只能听见底下一片声儿的:“皇上英明。”

工部尚书趁机提出:“既然北川之危已解,不如让镇北王或是镇北王世子勤王。安国公终究年迈,同晋南大军胶着已久,长此以往只怕粮草供应不足,容易出问题。”

皇帝满意的点点头,这正是他想要的,“正是如此,能者多劳嘛。”

兵部尚书却支支吾吾,犹犹豫豫的出列道:“这,恐怕还需一些时日,北川战事断断续续不曾停过,这回大捷是因为镇北王世子深入匈奴王庭,历时将军一月才找到匈奴王庭所在,虽然打了匈奴人一个措手不及,但是那里是匈奴人的大本营,匈奴王骁勇趁机逃脱。镇北王世子被围困,已然失去消息了。”

皇帝大惊,“方才怎么没说清楚。”

兵部尚书苦笑,咱一说大捷,听说是秦谙袭击了王庭,皇帝您就高兴的不要不要的,又是准备赏赐又是封为将军,又有工部尚书那老匹夫附和哪里听得完他说话,只是这话不能说,兵部尚书抹了把脸道:“唯恐引起恐慌,镇北王世子不能死,所以即使没有消息,镇北王也传令下去乘胜追击。但是匈奴人也是大怒,近来交战十分猛烈,若是能够撑过这段时间,匈奴人应该再无余力侵犯北川了。”

皇帝听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