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4(1 / 2)
十八岁的夏流星继承了母亲的白皙的皮,也继承了父亲的浓眉大眼,眉宇间不乏些男儿的英气,眼睛圆而明亮,初发育成形的身体丰腴高挑,盈盈身姿如出水芙蓉,远远看去就是一个活动灵动的青春少女,只是,因为从小经历的那些事让她刻意地抑制了个性的发展,才会让走近她的人都觉得她总像拒人于千里之外,面上冷冷的,似乎只关心与她自己有关的事情,除此之外,她对周遭的世界总是一片漠然。这也难怪,她很少有朋友,也难怪,别的小伙伴都在高考后大肆狂欢,四处会朋友吃饭庆祝的时候,她只是一个人呆在家里,慢慢地自学从淘宝上淘来的一套德语教程,因为店家还附赠了一本法语初级入门教程,她在学了一册德语后,就把这本法语教程也学了,会了一些简单的句子。
夏母本来一直是不放心她一个人到学校报到的,可是夏流星觉得自己已经十八岁,已经成年了,心里就自然地生出一种她应该开始独立自主地生活的意识来。
回想起过去的这些年,母亲一直都把她保护得太好了,上学放学接送都一天不落地一直坚持到了她15岁进入高中,开始了住宿生活,她仍然这个周末把她送去,下个周末再把她接回家,其实能有多远呢?不过是二十分钟的车程,她就是这样不放心,到底为什么不放心,当她问母亲是不是和她头上的伤有关,母亲又总是不愿意提起往事,而她自己又偏偏记不起来自己头上的伤疤到底怎么来的了,怕母亲伤心,便只好由着她接送,但这样寸步不离的爱让夏流星觉得沉重,她在长大,也在慢慢形成自己的思想,她希望母亲能够有一些属于母亲自己的生活,而她自己也努力学着过没有母亲照顾的属于她自己的生活。所以,去名扬报到,她坚持要自己一个人去报名,坚决不让母亲再送她了。
走前的一晚母亲给她收拾行李,一直叮嘱她在学校要千万小心,不要有任何意外受任何伤,从小到大,夏流星听妈妈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她边把母亲替她叠好的衣服往行李箱里放,一边回答道:“妈,我知道你担心我,你再这样说下去,真的要成祥林嫂了。我都十八岁了,一个人去报到没问题的,你知道吗,在美国,小孩年满十八岁都要搬出去自己住了,你总不希望我一辈子活在你的襁褓里吧。放心吧。”
收拾完准备带去学校的衣服和被套,夏流星把她最爱的一本英文缩写版的《傲慢与偏见》放进书包里,她的外语水平还没有到能深刻理解外国文学的境界,所以就只能看这种缩写版的,跟高三的课文难度相当,里面的种种故事情节,她倒能读懂。在看完《傲慢与偏见》这部电影后,她就爱上了这个故事,不是为了优雅高贵的达西先生有多么迷人,而是为伊丽莎白的人格魅力,她有那种女人少有的清醒理智,她渴望长大后的自己能够成为这样清醒理智的女人,后来她便把这个故事读了很多遍,为了彻底体会其中的情感,甚至花了一番精力,买来了一本缩写的英文原版,从此,她就爱上了爱简·奥斯汀的才华横溢,这位终生未婚的英国女文豪用笔下的浪漫滋润了多少在柴米油盐里磨到心田麻木的中年妇女。她记得在看《简·奥斯汀的遗憾》这部传记式的电影时,曾从头悲泣到尾,十八岁的她,在自己的世界里责问:“为什么有才华的女人总是命运坎坷呢?”十八岁的她感慨着简·奥斯汀能写出那么好的作品来,对爱情始终保持着信仰,却终其一生,只能在笔下的故事里圆满她的爱情,这样的女性并没有得到爱情的眷顾,该是何等的悲凉。
她把书封面翘起的一个角抚平,拉上行李箱的拉链,妈妈还在重复地念叨着“千万要小心,不可大意”,她的思绪飘得太远,根本没在意母亲在说什么,母亲也许也觉得她说了那么久都没有一丝回应,也实在无趣,便闭了嘴,走到夏流星身边,万分舍不得地抚摸着夏流星的头发,落下一个吻,说:“你的假发,我一早已经给你放在行李箱的网格包里了。”
夏流星知道母亲担心她到了大学再遇到小时候那样被人嘲笑的事,其实随着年龄的长大,她懂得了自我保护,懂得了对不怀好意的人回赠恶意,那些孩子们长大一些了,也开始有了同情心,即使很偶然地看见了她的伤疤,也并不再嘲笑她了,只是会忍不住投以异样的眼神而已,不过,对于并非有意的伤害,她都可以轻松地说服自己忽视,她对母亲说:“妈妈,你放心吧,从小到大我都藏得很好,不会有事的,我不会再被同学们取笑的。”
她不得不在乎母亲的感受,毕竟这么些年,是母亲一个人把她拉扯长大的,在她仅剩的一点记忆里,是有一个高大和蔼的父亲的,还有一些关于他的只言片语,但这些年,他到底去哪儿了,她也总是未能从母亲嘴里知道答案。
和母亲吃过早饭后,夏流星就如当初她的父母一样,坐上了通往海市的火车,在卧铺上睡了20多个小时后,到达了海市的火车站。海市是全国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火车站自然修得国际范十足,各个高校在火车站都设了接待点,选来做志愿者的学生也是殷切热情,见了新生都会主动走上去说“学弟/学妹,行李我帮你拿吧,你可以搭我们的校车去学校,我们的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