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太后扬言,垂帘听政(1 / 2)
慕容轩羽脑海中早已翻天覆地,好不容易将一切理清之后,一口气还未呼出,就听见洛王再次将自己拉下了其中的暗潮汹涌中。
“皇兄,这件事,还要归功于刑部侍郎慕容轩羽。”他转头,温柔的目光扫过躲在角落里身着官服的小人儿,“我传家书于皇兄,让她在今日以嫌疑犯的身份参与朝政,是害怕我楚国的栋梁再遭佞臣贼子的陷害。”
指桑骂槐之意,让立在一旁的莫博笙尴尬的怔了怔。
“刑部侍郎与郡主是受我之托,暗中跟踪魏琼查明真相的。”他宠溺的眼神盯着一头雾水的慕容轩羽,“当日父皇离席之前,郡主曾激怒魏琼,迫使他说出了一个惊天秘密,但是这个秘密,当时在座之人,皆以为是玩笑话,毕竟死者已矣,追究那么多已然没有意义。”
“洛王说的,莫非是尉将军之死?”百官中有人想起当日的情景。
“不错,”洛王扫是众人,继续开口,“刑部侍郎与郡主查出当日魏琼将尉将军交给的,是一个名为李强的士兵,而李强,军籍是在李家村,洛城管辖范围之内。我亲自去调查过,李家村共二十八户人家,根本就没有名为李强的人从军。大家都知道,军人的军籍都是由地方官员统计后,交由兵部尚书一一过目,亲自整合的。试问,无中生有之人,如何能过的了兵部这一关?”
洛王字字珠玑,让立在一旁的兵部尚书瑟瑟发抖,汗流浃背。
“给朕一个解释。”皇帝悠悠开口,话语中透露着森森寒意。
“这……微臣疏忽……”随即脚下不稳重重摔倒在地,他慌忙叩首,“微臣知罪,微臣知罪啊!”
“你何罪之有?”皇帝并未有丝毫动容,身子微微前倾,攫住他颤抖的畏惧,“只要你说出是何人指使,朕从轻发落。”
老者转动着眼珠子,却听到莫博笙一声厉斥,“老东西,说话可要小心点,你一人失职,最多是牢狱之灾,若是谎报情况,假意开脱,连累的,可是全家!”
“侯爷这话言重了,”皇帝勾起薄唇,“戴罪立功一事,这刑,减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微臣疏忽,害的尉将军被有心之人暗杀,微臣愿一力承担!”老者思索片刻,最终还是只道出了这句。
“既然如此,尚书大人就去刑部大牢忏悔吧。”皇帝压下心中的不甘,其实他早就知道此事过去数年,凭证早就销声匿迹了,可未能将莫弘文一军,难免有些不解气。
遥王的爪牙,在此刻,终于除了个干净。迄今为止,六部中人或是追随皇帝,或是为官清廉,昔日朝堂中的乌烟瘴气,在新皇登基后,突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祥和,只是,莫弘文和莫博笙这一老一小的狐狸,依旧是楚国尚未拔除的毒瘤!
伴随着兵部尚书歇斯底里的求饶声,皇帝嫌弃的皱了皱眉,待耳根清净之后,他缓缓开口,“刑部侍郎查案有功,前几日父皇驾崩,枢密使痛心疾首,算算年龄,也该告老还乡了,所以朕就允了此事,可军权一职总归不能空缺,慕容爱卿,可愿意兼任此职?”
话语一出,众人一阵唏嘘,枢密使可是三省中核心要职,皇帝居然让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担任,而且还是兼任?
“老臣反对!”莫弘文见自己的领地无端进来这么个非省油的灯,自然气不打一处来,“一个未经世事的毛头小子,如何掌控的了军权?”
“莫丞相,”皇帝话语中的不耐烦已经显露无疑,“楚国的朝堂也不能全是你们这群迂腐的晚辈,要适时的注入新鲜血液,方可长治久安。”
慕容轩羽冷眼望着莫弘文似乎要将自己千刀万剐的眼神,冷笑一声,不慌不忙,缓缓下跪,礼数周全的道出一句,“谢皇上提拔!”
而就在以皇帝为首的官员暗自叫爽之时,一声呵斥之声让莫弘文终于有了喘气的机会。
“怎么,先皇才仙逝没几日,这朝堂就被你搅得乌烟瘴气了?”众人回首,只见先皇后,也就是当今的太后,正手持拐杖气昂昂的挺身而入。
“母后?”皇帝敛眉之余,女子早已行至宝座右侧。
“你还知道哀家是你母后?”慕容轩羽抬眸,仔细打量着,眼前女子约莫四十来岁,先皇在位之时,她恪守本分,从不过问朝政,可如今居然堂而皇之的数落新皇,可见她也并非表面那般恬静,这城府,藏得够深啊!
“母后不在后宫享清福,却在儿臣的早朝上指手画脚,不觉得不妥吗?”皇帝并非是太后亲生,所以二人也没有太多情感上的交流,他只知道太后入宫之前是莫弘文推荐入宫的,原来,她这几年扶摇直上,是莫弘文暗中援手所致。
皇帝心中有一丝懊恼,自己千算万算,却没算到女人对天下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可历代从来没有后宫参与前朝的案例,这女人,今日想要造反吗?
“你这是什么态度!你这是孝子该说的话吗?百事孝为先,孝字都不懂,如何平天下?”女子轻抚心脏,假意痛心疾首,许久,缓过劲来,“枢密使一职哀家不同意,慕容轩羽年纪轻轻,阅历不够,担任不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