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灵渡(2 / 3)
“宁瑞,你有没有听说过‘亡灵渡’这个典故?”和瑾挑下一盏灯,清脆的嗓音里带着些许寂寞。
宁瑞略作思索,决定摇摇头。
和瑾便解释:“我以前啊,在皇兄给我的书里看到过。听说人死之后若对世间怀有太多留恋,灵魂就会徘徊在阴阳交界处。他们不愿去地府,可是却又找不到仍然在世的亲人,就这么游荡在世间,慢慢忘却记忆,变成孤魂野鬼。如果活着的亲人每一日都在门前点灯,就可以引导那些飘散的魂魄顺利回家。”
原来理由竟如此简单,宁瑞点了点头。可是公主不是一向很怕鬼吗……她心里默默地想,并没有说出来。
她仰起头望着高高悬在头顶的宫灯,一直看到远远的天际,不知山那头的幽魂能不能看到这里的长灯明路。不知娘亲又能否看到她在这里?
“宁瑞,你娘身体还好吗?”和瑾忽然问。
宁瑞心口蓦地一紧,挤出一丝笑容道:“都好……谢公主关心。”
和瑾闻言绽开一个暖心的笑容,喃喃低语说:“我一直很羡慕你还有一个娘亲在。我却只有一个烦人的哥哥,整天拿你当玩具一样地耍,却又总是像父亲一样管束你。好处都让他占了,一不乐意他就板起脸说,朕都是为了你好……”
宁瑞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和瑾的声音里渐渐涌起悲怆,在孤夜中异常凄冷:“他说的那些话,真的太好了,可是我……为什么不觉得呢……”
一滴豆大的泪珠倏然落在宁瑞的手背上,令她心头一怔。她知道这时她不该抬起头,公主不喜欢在人前掉眼泪,所以她难过的时候,她要装作不知道。
和瑾仰着头半晌没有出声,一直到眼泪终于憋回去才收回长竿。
清和殿里一共有九十九盏宫灯,今夜终于全数灯亮。两个少女一起并肩看着远方乌幕下的夜空,都在等待着能看到灯火的夜归人……点灯,是为了给流离失所的魂灵指引回家的方向,也是为了给等待归家的人驱散内心的黑暗。
然而夜空寂寥,长夜漫漫,黑暗如山,当真能凭几盏灯火来驱散吗。
“十年前起已经六年了,瞎子也该看到了。可为什么她不愿回来……他也不愿回来……”和瑾遥望着远方,凉夜里她的声音透着一丝微不可察的颤抖
打点完洗漱之后,和瑾已经连眼皮都撑不开了,她颓然倒在床上,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宁瑞展开被褥在她身上盖好,夜深人静,她却没有睡意,就坐在一边安静地看着和瑾。
很多时候宁瑞甚至有些分不清自己,她常常会想,公主在想什么?她为什么这么想?她想要什么?她接下来会怎么做?久而久之,许多想法,许多念头,她都分不清究竟是和瑾的意思,还是自己的意思。如果她没有一个娘亲在时刻提醒自己是谁的话,她是不是很快就会把自己彻底忘记?
那个名叫即恒的少年初来清和殿的时候,她一眼就看出昔日成将军所提到的人就是他,其他人恐怕只是凑数的。于是她接近那个少年,想方设法打探出很多相干的、不相干的,她需要知道很多,以便公主在日后所需时能随口就答上来——那她究竟是为了谁而去接近他的呢?到底有哪里是因为自己的好奇心呢?到底是什么时候,她就忽然爱上他了呢?
明明,她连自己都分不清楚了,却能分清楚,她爱上他了。
“宁瑞……”和瑾忽然非常清楚地叫了她的名字。
宁瑞回过神,笑容浮于唇边:“我在。”
和瑾怔忪地望着她,慌乱的双眸之中隐隐还留着梦靥里的恐慌,宁瑞便将她的手握在掌心,宽慰说:“公主别怕,只是梦而已。”
“我……”和瑾喃喃地道,声若蚊蝇,“我梦到你们都离开我,谁都不在我身边了。”
宁瑞柔下声音:“公主放心,宁瑞会一直在你身边,不离不弃地守候你。”
“真的吗?”和瑾一眨不眨地望着她,幽瞳之中含着水雾,却看不透她眼底的思绪。
“千真万确,绝无虚言。”宁瑞颌首,神色坚定道。
和瑾凝着她的目光一瞬不瞬,似有哀色,又似决然隐隐透出:“那你到底……效忠于谁?”
宁瑞蓦地一怔,身体突然僵住了。她惊愕地看着和瑾,拼命在对方的眼神里寻找一丝蛛丝马迹。然而和瑾目中清明,幽瞳深深,一张脸上满是一种期待的恐慌。
原来她已经看出来了……在宁瑞回来的时候,和瑾就已经发觉了。只是她没有戳破,熬到现在,终于忍不住了而已。
“公主……”宁瑞眼里闪过惊慌。
和瑾静静地躺在那里,甚至都没有动一下,好似一动,宁瑞就会离开一样。但她目中清明,竟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双眸逼视着宁瑞一字字问道:“你效忠的人,是我?是皇兄?还是……父皇?”
宁瑞发现自己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她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了端倪?清和殿里陛下安排在她身边的探子,就是宁瑞。而且,是先皇一道圣令送到六公主身边的。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