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深夜的文学课作者:威尔·拉凡德 > 1994年

1994年(2 / 3)

他摇摇头,掏出一本他带在身边的平装书。那是《线圈》。马斯登带了一支小手电,他拧开它照着书。终于他说道:“欢迎来到爱荷华的哈姆雷特。有什么能为你做的吗?”

亚历克丝张开嘴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说出口,只有一声女孩的咯吱一笑,弄得马斯登有点坚持不住,亚历克丝也羞红了脸。她记得那场景但却想不起词了。细节啊。现在她脑子里一片空白,就像真空密封罐从裂缝里漏了气,一阵恐慌的感觉笼罩了她。她不想拿出书来査,让马斯登看出她已经忘光了。那样你就被淘汰了。而作为一名法洛斯学者,不能融入圈里,不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那是比死还糟糕的命运。

“看书。”马斯登悄声逍,递过去他的那本,她闻到他呼气中有威士忌的味道;这只是个游戏,她告诉自己,不过是为周四晚上的期中考试换换脑子。轻松一下而已。她试着放松下来。“你的词。”

亚历克丝从他手中接过书,打开找到那出场景,然后读道:“你能告诉我哪——”

“不要读,”马斯登说,“那是规则之一。不好意思,亚历克丝。”

她把书放低,闭上眼睛。“你能带我看看安玛丽住哪儿吗?我有很久没见过她了。”

马斯登说:“就在这边。”

她跟着他。她一边走着,一边注意到了点什么:还有其他人,有些陌生人,有些熟脸孔。十来个贾斯珀的学生,从玫瑰街两旁经她身边走过。她看见了刘易斯·普莱恩。“晚上好,夫人。”他含含糊糊地说道,并做出向她脱帽行礼的样子。

这就是那出场景。完全一样,走过熙熙攘攘的街道,人群在身边经过。

法洛斯。他们在模拟,在现实中仿造书里的情节,就在这校园里。

不知是什么原因,意识到这点令她十分不安。

亚历克丝跟着马斯登绕过卡尔弗楼,经过因覆盖着雪而显得发亮的树。树枝拍打在她脸上,但她只是走着,很快他们便来到了另一个四方院。在他们前方是特纳楼。她知道了,这里是梅莉莎·李的宿舍楼。学生们都把这叫做“全景”,就是《闪灵》里那家酒店的名字。

进楼后,一阵温暖。更多的学生在这儿,外校生以及无业游民们。他们有的人在用塑料杯子喝着酒,有的已经喝醉了,跳出了剧本。《线圈》的场景,也就是梅莉莎·李为这游戏选取的短短四页的情节,只包含这些的一部分。

有人大声喊道:“程序到底是他妈的什么东西?”另外有两个学生舌头交织在一起,热烈地接吻。有人用手提音响放着大门乐队的歌。《结局》响彻四周。弗兰克·马斯登仍在角色里,他有点蹒跚地把亚历克丝领到楼梯跟前。她跟着他走了上去。

李的房间门半开着,就像法洛斯描述的那样,屋里传来一股浓浓的大麻烟味,和一阵轻柔的不插电音乐声。亚历克丝走进去时,她看见李坐在一个包着锡箔的硬纸箱前:“镜子的场景”,这是《线圈》里较重要的一个情节。奥尔迪斯特别强调这一节,他和他们一起细致地过了一遍,并花了很长的时间讨论它的主旨和细节。现在她就在这儿了,在这简单的宿舍房间里,在书页中间。亚历克丝的脉搏加快了。

还有其他人在这儿:萨莉·米切尔,迈克尔·坦纳,以及凯勒。她看见他时心跳几乎停止,但她还是控制住了自己。他们在等她,坐在房间的一侧,并没有在房间里走动——这和法洛斯的原版有些不同,但还得进行下去。他们现在已经走得太远了。

“亚历克丝。”有人小声叫她。是凯勒。他一脸严肃的神情使她缓和了下来;她想告诉他别太当真了,这只不过是个游戏——但那并不对,是吧?既然她已站到这儿,进入了情境,这游戏变得紧要起来。她有了一种冲动。男孩对她示意。“该你的词了。”

亚历克丝把思路拉回情景里的房间。“安玛丽,”她清脆地说道,“咱们多久没见了?”

“你好啊,克莱尔,”李说道,她拿捏着腔调,模仿得惟妙惟肖,“你真好,专程跑了这么远的路到爱荷华来看我。我想让你见见我父亲。”她指向坦纳,那男生点点头。“然后这位是我的女仆,奥莉维亚。”

米切尔说道:“您好!”

“这位是尊敬的伯曼先生。”

凯勒伸出一只手。这是错的:这位好管闲事的律师,伯曼,到后面才会出现。亚历克丝停滞不前,但凯勒的手还停在那儿,眼神游离。入迷了,亚历克丝想,他们都入迷了。她握了握那男孩汗湿的手,他马虎地一笑,然后又坐了下去。音响里的CD停了,跳到了广播。李转过身头一次正对着亚历克丝,她的嘴唇涂着旧时的亮红色唇彩,耳朵上挂着老古董的绿松石耳环。她把头发按照当时的发型拉了起来,但还穿着她那件珍珠酱乐队的T恤,那双马丁靴,指甲仍是黑色的。

“什么风把你吹回爱荷华来了?”那女孩问道。

“生意。”亚历克丝说。

“哪种生意啊?”

“就是关于……”亚历克丝僵住了。房间似乎天旋地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