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十三章(2 / 3)
。”顾沾卿答。
“吴春祥……大人是说总领太监吴公公。”尉超如梦初醒。
“此人经陛下查实,勾结外戚,居心叵测。陛下如若宾天,他没有理由继续躲在暗处。”顾沾卿解释。
“大人说得有道理,只是内监之事,外臣实在是插不上手。这个吴公公,我们该如何防呢?”尉超问。
“陛下已经暗中撤了他不少权,此人老谋深算,只怕早已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味。”
“那就更难对付了。”尉超脱口而出。
“是啊。”顾沾卿在案几前来回踱步多时,忽的停住脚步,看着他说,“我记得陛下曾经的大殿太监乃是姜公公,只因吴春祥极会揣摩圣意,才将其替换掉。”
尉超看着他,等他讲出下文。过了一会儿,顾沾卿果然继续讲道:“姜公公是前朝老人,现在虽退居二线,在宫里必定也是盘根错节。”
“大人是想……”
“我记得姜公公在金墉城有一所别院。尉超,你即刻给我去投一个拜帖,不过要悄悄地。”
“是大人。”尉超应了一声,正要走,却在此时,水榭那边飞来一只信鸽。他飞身而起,抓住鸽子,将鸽子腿上的信笺取出,递给顾沾卿。
“怎么了,那边的人还在和大人通信吗?”按理说顾沾卿私自扣下虎符一事,已经彻底惹怒了梁国的那位大人物,与之的一切往来早已切掉,不料今日又有信鸽飞来。
那一头,顾沾卿已经读完了信。
“写了什么?”尉超难掩心中好奇,问出口。
顾沾卿的面色突然变得异常沉寂,他将那张薄薄的纸片握在手心,过了许久忽然道:“你拿着虎符去近郊北营,让那边的守军向京城秘密拔营二十里。”
“这?”尉超不知他到底意欲何为。
“快去!”顾沾卿喝道。
“可是,大人刚才让我去姜公公那里投拜帖,我是先去投拜帖呢,还是去北营?”
顾沾卿叹了口气沉吟:“先去投拜帖,今晚我就要夜会这个姜公公。”
尉超领命而去,顾沾卿这才慢慢地放开手里那张揉作一团的纸。
五日后。
太阳还未完全沉入西山,然而月亮已经急不可待地挂上了苍穹。
一个宫人打扮的少年飞速地奔跑在西街的老弄堂里,两旁高高的墙壁来回地回荡着他粗重的喘气声。
“开门,快开门!”终于他砸响了一扇朱漆大门,来开门的也是一个少年。
“你是?”泊周想要问清对方的来意。
“顾相爷在何处?”宫人劈头盖脸就问。
“估摸着在小院吧,你谁啊?”泊周不住地追问对方的身份,被那人一把推搡到地上。
“哎呀,闪开。”那人推倒了泊周后,自己一个人匆匆忙忙地跑进宅子。
顾沾卿独自一人枯坐在院子的石凳之上,那宫人一见到他,还未走近已经“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嚎啕大哭起来。
顾沾卿心中一惊,就凭着宫人的这副模样,即便是不问,他也知道发生了何事。顾沾卿上前几步,那宫人哆哆嗦嗦地念念有词,讲的无非是两个字:“陛下,陛下……”
顾沾卿将来人扶起,压低声音问:“陛下走的时候,身边可还有什么人?”
“没,没有,什么人都没有。晌午时分陛下喝了药,就躺下歇息了,谁知到了傍晚都没起来。奴婢觉得蹊跷就去察看,谁知这一看,陛下啊!”宫人说完,又大哭起来。
“那陛下驾崩的事,可有通报宫中?”顾沾卿急急地问。
“没,没有。陛下在世时曾下过密诏,若……若是他老人家忽然辞世……呃,呃,要先请顾相入宫主持大局,在那之前需秘而不宣。”宫人抹着泪,艰难地将话讲完。
“好,这么说,消息还封锁着,各宫的娘娘与百官都还不知情。”
“是,是这么一回事。”宫人应承。
“那好,你在此处稍待片刻,我去去就来。”顾沾卿说完已经快步离去。
宫人应了一声,站在原动都不敢动。
“尉超,尉超!”顾沾卿一边走,一边焦急地叫唤。
“大人,找我何事?”尉超听到动静,从里屋出来。
“尉超。”顾沾卿走近他,面容肃穆,语调幽幽地道,“天塌了。”
“啊?”尉超愣了片刻,随即又明白过来,“大人请下令。”
“即刻,调北营军入城!”顾沾卿一字一句,铿锵有力。
“领命。”尉超后退了几步,快速离去。
尉超走后,顾沾卿楞了半刻的神,接着走向自己的卧室。卧室里,空无一人,他缓步走到衣柜前,轻轻地打开柜门。指尖拂过一件件折叠整齐的衣物,最后在衣柜最下边停住。顾沾卿将布料的一角轻轻一抽,抽出一件白底墨绿暗纹滚边的袍子。
屋子内没有点蜡烛,黑暗中,他脱下身上的衣服,再套上这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