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关键一场戏 (1)(6 / 12)
人来到《爱情心理》的上海内景,有些久违的紧张感。
没有黎刚和导演组兼职的身份,冯棠棠有点像离开老母鸡的小鸡仔。
左言说她不自信,实则不然。她前世经历过很多次,定角进组后,又因为导演不满或其他潜规则而退组的经历,所以对“进组”这件事,她还是心有戚戚。
“吴导您好。”冯棠棠前世只见过吴森两面,一次是某个颁奖礼,吴森上台领当年的最佳导演,她在台下做陪跑女演员。第二次是个私人聚会,她认识吴森,吴森不认识她,两个人没交流。
重生后再见,吴森这人也不见多少年轻感。他人如其名,总是一副阴沉老气的的模样,从二十五到四十五,一直保持着三十五岁杀人犯的气质。
吴森从她进门,就像扫描仪一样把她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老黎跟我说,你和小时候一样,我看他是瞎。”
“哈?”不仅没有寒暄,吴森上来就骂她亲生师父,她内心是崩溃的。
“明明从内到外散发着小女人的味道。”吴森压低了自己的鸭舌帽,又推了推墨镜,“最近在谈恋爱?”
“啥?!”虽然吴森的作品一向是悬疑、推理、惊悚向的,但是业内并没有“他本人具有名侦探”特质的传言啊。
吴森不理他,自顾自的继续评价:“就是有点傻。不过正好,和我们这个耿直女配的气质挺搭的。快去赶妆,咱们争取下午开拍。”
傻你妹!
冯棠棠有些生气:“好的演员,可以胜任和与本人气质相差很远的角色。我希望吴导,不要对我妄下评论。咱们还是用戏说话。”
吴森似是有些意外,摘下墨镜重新审视她,半晌走过来对她伸出手:“是我刚才言语有失了。冯棠棠,欢迎你加入《爱情心理》剧组,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这位导演的古怪她也有耳闻,既然对方这么说,她不计较的友好的伸出手相握:“吴导,合作愉快。”
吴森却说:“不过你刚那么说,是承认你的本人气质有点傻的意思?”
冯棠棠无语凝噎。
吴森继续问:“你是怎么在美国的那家后期公司里,认出我的《胭脂铺》的?”
43.说爆发就爆发
怎么认出吴森的《胭脂铺》?当然是因为重生过嘛。
即使冯棠棠不怎么喜欢恐怖类剧集,但那部民国剧绝对是业内人士见面必聊的话题。毕竟这么多年拍抗日剧的思路都是“手撕鬼子”,吴森出了那样一部“鬼撕鬼子”的剧,当真是画风清奇、标新立异,想不记住都难。
“民国戏我也是第一次拍,我自己都觉得和前作差异甚大。”吴森重新把墨镜戴回脸上,“听查尔斯说,你一眼就认出是我的作品了。”
查尔斯,呵呵哒。
冯棠棠心里把这个毫无契约精神的美国人骂了一万遍,两边卖队友这套路还能更熟练一点吗?
“因为查尔斯给我看的样片中,有两个很精彩的长镜头。虽然擅长用长镜头的剧集导演,国内有好几位,但是可以在超暗光线下拍出诸多细节的,吴导绝对是业界翘楚。”
“还有,贴近地面的摄像机位做长距离推拉、跟随角色脚步的晃动……虽然不是您的标志性特色,但是您的片子总是会常用。查尔斯的公司在做后期时,也捕捉到了这种经典的压抑情绪拍法。”
冯棠棠回忆着在美国看到的几个片段,努力的反推着这个结论。
吴森认真的听完,撇了撇嘴:“老黎是走了什么狗屎运,捡了你这么个小徒弟。去吧,戏装按照你早前发来的尺寸改过的,上了妆我们就拍,我们主演和群演两个小时候到场。”
“吴导,真的不用试镜?”虽然是黎刚推荐过来的,但拉过来就拍的戏,她两辈子就见过吴森一个人敢这么干。
吴森不再理她,做了个嫌弃的挥手动作。一边的化妆师姐姐会意,拉着她去往化妆间:“冯小姐,我们赶快开始吧。”
※
不同于黎刚多年来的工作室积累,《爱情心理》这个组是个临时班子。化妆师姐姐姓刘,并非吴森惯用的工作人员,十分健谈,张口就攀谈起这组的八卦来。
遥想《淑妃传》组的周欣,化妆时能把演员无聊到画睡着,这位刘姐的话唠程度,应给和他中和一下。
“冯小姐,你这皮肤吹弹可破的,可真嫩呀。”做好清洁,刘姐一边给她上粉底一边说,“吴导的意思,咱们的妆容风格就继承之前那位演员就好,就是你顶替的那个。”
冯棠棠小心翼翼:“不是我顶替,是她先解约了,才找我补位的。”
“对对,哎呦,我不是那个意思。”刘姐应到,“那个演员也是个特别认真抠字眼的,你俩不愧是演同一个角色的。”
这不是抠字眼的问题。在娱乐圈,说话不小心,引来的麻烦可大可小。
她不应话,刘姐津津有味的继续说了下去:“但是你的脸型和她好不一样,你这个圆脸太讨喜了些。我呀,给你朝着棱角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