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1 / 2)
第五十三章
齐军本想长驱直入,迅速拿下郑国,不料中路军却在延津大败,东路公子纠遭遇强敌损失惨重,西路太子诸儿见两路大败,不敢继续前行。加上之前帮卫国复位,齐军损耗了不少军力,自此已无力继续南征。
齐王无奈,只能下令撤兵,休养生息。往后的日子里,齐王着手从各方面恢复国力,但因急于求成,年事已高,又操劳过度,于次年驾鹤西去。
齐国大丧,各方势力却已在暗中盘算。
公子纠及其党羽,私下笼络朝臣,不断扩大势力,至此已有近半数人支持;公子小白自小有宏图伟略,表面一副年少轻狂的模样,实则暗地里汇集了不少志同道合能人异士;作为正统太子的姜诸儿,并没有拉帮结派,但因其身份,也得到了宗亲的支持。
值此关键时刻,管仲和鲍叔牙都在暗暗筹谋。
与此同时,远在鲁国的文姜收到父亲病逝的消息,许久许久呆坐在案前。虽然父亲把她当作礼物一般送了出去,之前也是那么地恨他,但他始终是她的父亲,听到他离世的消息,不由自主地悲伤起来。而她更忧心的,是作为太子的兄长姜诸儿,处在风口浪尖的他,能否顺利继位,决定了他的生死。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她都应该回国一趟,祭拜父亲的同时,助兄长一臂之力。
本已在心里拟了种种说服姬允的理由,却没想到,当她提出要回国祭奠之时,他并没有阻拦,只是迟疑了一下,就答应了,还说要和她一起去齐国看看。
十四年前出嫁之时,她还是齐国公主,这次回去,已是以鲁国夫人的身份,拜祭先父。
文姜一边收拾着随身之物,一边想着曾经在齐国的点点滴滴,每想到兄长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甚至为了她差点被废黜,她就更加急切地想回去。兄长护了她这么多年,如今的文姜,已不是那个不懂事的公主,该换她来保护他了。
“夫人,姝姬身边的侍女胭脂,前来求见。”小乐突然来报。
这个时候,她来干什么,文姜有些不解。“让她进来吧。”
“喏。”小乐出去,领了胭脂进来。
“拜见夫人。”胭脂毕恭毕敬地请安。
文姜看她那略显沧桑的模样,多年未见,她已经不像当年那般趾高气扬,或许是因为孟惠儿失势的缘故吧。
“起来吧。是姝姬有话要你带给孤吗?”文姜问道。
“谢夫人。”胭脂起身答道,“姝姬请求夫人到‘慧芷阁’一叙。”
请求……文姜心里默念着这两个字……
“哦?这么多年她都闭门不出,这会怎么想起来要见孤?”文姜有些疑虑。
胭脂跪地,恳切地祈求着:“奴婢不知,但请夫人务必去一趟,姝姬现在身子越来越不好了,她已许久没说话,今日唯一说的,就是想见您。”
文姜见她急得要哭的模样,似乎不是装出来的,退一步说,就算有什么阴谋,去看清楚总比让她背地里暗算好些,“好吧,孤也该去看看她了。”
胭脂一听,喜出望外,赶紧起身在前面带路。
“慧芷阁”里外一片萧条,门口落叶堆积,一个人影都没有,只有几只鸽子时不时飞过。
文姜已无暇去慨叹世态炎凉,她让胭脂和小乐在门口守候,而后便独自进了内殿。
孟惠儿听到脚步声,放下手中的笔,用沙哑的声音说道:“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的。”
文姜看着她,愣住了。如今的孟惠儿全然不似当年那般娇艳,她容颜憔悴,头发斑白,穿着破旧简朴的素服,仿佛比自己还要老十岁。
“看来这些年,你过得并不好。”文姜走过去,坐在旁边堆积成山的竹简旁。
孟惠儿一笑,淡淡地说:“好不好并不是看表面,而是问心,心中坦然好过锦衣玉食。再说,大王也算待我不薄,这竹简还是管够的。”
“是么?”文姜对她的话将信将疑,毕竟孟惠儿工于心计,对于她的话不能全信。
文姜又问道,“那么你今日叫孤来此,所为何事?”
“听说,夫人要回齐国一趟。”
文姜看着她,心里的疑虑又加深了,“没想到你深居于此,消息却挺灵通的。”
孟惠儿没有回应她的话,“我只想请你帮个忙,后园里的那些鸽子,帮我带回给他。”
“鸽子?”文姜皱了皱眉,“你打开笼子让它们飞回去便是,又何须大费周章。”
孟惠儿起身,颤颤巍巍地走到窗前,伸手打开木制的窗门,看向后园,“它们认得那个笼子,就像它们的家一样,只要笼子还在,不管多远,都会飞回来。”
“原来如此……”文姜若有所思,“可是,孤为何要帮你?”
“你还记得月姬么?”孟惠儿回头看着她,“作为交换条件,我可以告诉你关于月姬的真相。”
文姜笑着说道:“所谓月姬,不过是你孟惠儿编纂的故事罢了。”
“我承认,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