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1 / 2)
第三十六章
翌日,小曲按文姜的吩咐,去太医院请了陈元过来,将他带到“广懿殿”之后,又去找了阚严,通知他出宫去把陈元的妻儿带入宫,安顿在偏殿之中。
在洽谈之时,情形也像之前预料一样,在威逼利诱之下,陈元答应任文姜差遣。
随后,文姜立马写了份奏疏,让小谷子转交给姬允,请求让太医院陈元专司“广懿殿”。
姬允本来还为找谁去照顾文姜而烦恼,要找个医术高超又能完全信任的太医,也真是不容易,按照文姜的聪明才智,她给自己选的人,自是靠得住的。于是当下便准了。
此后,陈元每天入宫后就直接到“广懿殿”,在没其他吩咐之前,他就每天负责文姜的膳食,不仅负责安排食物搭配,而且每一道菜都经细细查验之后,才放到桌案上。汤药也是他亲自抓药,亲自熬制,再交给小乐小曲。
一时之间,那些有心之人,也找不到可乘之机。
宫中有名分的姬妾,偶尔会来“广懿殿”探望,一半是屈于礼节,一半是探听情况;至于孟惠儿,一直未踏足“广懿殿”,不知是在算计着什么,还是只想自保。
为以防万一,阚严继续在城楼上观察那些鸽子,却没再看到其他信息。
文姜心想,除了孟惠儿的孩子可能会是长子之外,自己在其他各方面都占优势,就暂时按兵不动,只要人不犯我,就姑且让她们各自安生吧。
半个月后,朝堂之上,姬允当众颁旨,定下由公孙令出使齐国。
文姜不得不佩服小谷子,这个在姬允身边多年的内侍,如今已到了可猜测他心意的地步,确实不简单。想来此人以后定是大有用处,便拿出从齐国带来的珍贵珠宝赏于他。
小谷子本是个贪财之人,得了这价值不菲的宝贝,自是高兴得合不拢嘴,道了无数声谢方才离去。原本是因为有把柄在文姜手中,才不得不为其所用,如今看来,这份差事还有利可图,更是死心塌地的跟着她了。
既然已经知道由公孙令出使,文姜便让阚严打听了他的状况,反馈回来的信息,也没让她失望——公孙令是个贪财之人,凡有利可图的买卖,都会插一脚。
文姜会心一笑,赶忙提笔给姜诸儿写了封信,将书信被监视之事全数告知,并让他小心身边的人。
写完后,文姜细细地把信装入竹筒,而后起身走到衣箱旁,打开箱子,从里面的匣子里取出数个金块,用布包好,一起交给阚严。
文姜嘱咐道:“你想办法把这信和金子带出宫去,交给公孙令,告诉他,务必亲手交给齐国太子姜诸儿,交到后还会有重赏。”
阚严双手接过,应道:“夫人放心,阚严这就去办。”
如今阚严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她完全不需要担心他怎么把东西带出宫。
文姜点点头,又嘱咐道:“记住,悄悄地去,不要让人发现。”
“明白。”阚严应了声,将信筒和尽快揣入怀中。
他起身刚要走,文姜突然想起了什么,急忙将他喊住,“等等,先把信筒给孤。”
阚严不知道她意欲何为,往前走几步,掏出信筒,递给文姜。
只见她把信筒放在案边,取出里面的信,把捆绑的绳子解开,将信在桌案上平平地摊开。又从柜子里取来一个盒子,小心翼翼地打开,用竹片将里面的白色粉末取出,涂在信笺两侧。涂好后,重新将信装好,交回给阚严。
看着阚严出去后,本应舒坦了些,但文姜却总是惴惴不安,就连晚上睡在榻上也不踏实,辗转反侧,直到天明。
熹微的晨光弥漫地入户而来,窗外不知什么雀鸟,正在用沙哑的嗓音,撕心裂肺地啼鸣,听着甚是渗人。
文姜缓缓地睁开眼,突然瞥见一个人影坐在蹋上,此刻正背对着她,心里一惊,慌忙坐起身,惊呼道:“是谁?!”
那人回过头来,文姜这才发现,原来是姬允,稍稍松了口气,怎么也没想到,他会这么早坐在这。
姬允微笑地看着她,温声细语地道:“夫人醒了?”
文姜回过神来,连忙起身,恭敬地作了个揖,“拜见大王。”
“你还是如此……”姬允无奈地摇摇头,示意她坐下,“罢了……寡人今天来,是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文姜看不出他是什么表情,怯怯地在离他较远处的榻角坐下,“大王请说,臣妾洗耳恭听。”
“寡人已安排公孙令出使齐国,今天来,是想问夫人有什么东西要捎带回去的,可以让他一同带去。”姬允看着她,面无表情地说道。
文姜低头细想,思索了一阵,而后说道:“倒是没什么紧要的,只想捎带些锦缎给母亲。”
姬允盯着她的眼睛,又问道:“哦……那还有其他吗?可以顺带捎上。”
文姜摇摇头,“有劳大王挂心,确实没有了。”
“好吧……”姬允显得有些气馁,随后站起身,“你也不必费心准备了,寡人自会备妥礼物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