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1 / 2)
第十九章
第二日一早,小曲就去找来了李嬷嬷,将她带到“广懿殿”。
“夫人,李嬷嬷来了。”小曲前来通报。
“哦?来得挺快。”没想到昨天刚叫小曲去传唤,今天一早就来了,“让她到正殿去。”
“是。”小曲应了声,便退了下去。
小乐替她披上鸾凤外衫,随她一起走到正殿。
不多时,小曲带来了嬷嬷,一个白发如雪的老宫女,她低头战战兢兢进了正殿,行礼跪拜,“老奴叩见夫人,愿夫人长乐无极。”
“李嬷嬷请起。”文姜亲切地一笑,却又不失威仪。
“谢夫人。”李嬷嬷起身,抬头看到文姜的瞬间,瞪大眼睛,惊异得跌坐在地,瑟瑟往后退,恨不得爬出殿外的样子,还结结巴巴地说:“月……月……月姬……”
小曲看这情形,忙走过去扶起李嬷嬷,“嬷嬷,这是夫人,不可无礼。”
“夫人?”李嬷嬷狐疑地看着小曲,见小曲点点头,她又看看文姜,揉了揉眼睛,确定不是幻觉。
文姜心里的疑惑又多了一分,这月姬到底是什么人,竟让她如此惊恐。
“孤本为齐国公主,才到鲁国不久。”文姜指着下面的坐席,“李嬷嬷请坐吧。”
“齐国公主……”李嬷嬷念叨着,好不容易才平静下来,悻悻地坐在一旁。
“小曲沏茶,小乐去拿些糕点来,给李嬷嬷品尝。”文姜吩咐道。
小乐和小曲应了声,便双双退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文姜看她平静了许多,便开始问她,“李嬷嬷,这月姬是何许人,为何让你如此畏惧?”
“这……”李嬷嬷欲言又止的样子,似有难言之隐,“陈年往事,夫人还是别问了。”
“嬷嬷当知,孤今天唤你来此的目的,若是不能知道想知道的,恐怕……”
李嬷嬷偷偷地瞄了她一眼,看到对方在盯着自己,如此熟悉的眼神,令她感到害怕,若是不告知详情,恐怕每天都要被“请”来这“广懿殿”吧。
权衡了一下利弊,李嬷嬷咬了咬唇,“那好吧,但是老奴请求夫人,老奴今天所说的,请夫人务必保密。”
文姜点点头,示意她继续说。
“这月姬,是惠公(姬允之父)在世时册封的姬妾,传言月姬会在夜晚发出圆月般的寒光,因此而被惠公册封为‘月姬’。只知道她是惠公从齐国带回来的,原为巴国人,其余一概不知,就连姓甚名谁也无人知晓。她不喜与人接触,自来到宫中,一直在‘凌月阁’深居简出,后来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宫里人都说她回到月亮上去了。”
“齐国……”文姜皱了皱眉,默默地念叨着。“那嬷嬷可知,她来鲁国时年约几何?离开又是什么时候?”
“她来鲁国,应该是十几年前,大概二十多岁;在惠公驾崩第二年消失的,那时大王还未即位,约是十年前吧。”李嬷嬷回忆着,小心地回答,“大王即位后,严令宫人不得擅自提起月姬,所以老奴知道的也就这些。”
“这月姬有什么可怕之处吗?”
“并没有,只是有些神秘,除了她宫里的几个侍女,很少人见过她,夫人若是听到什么,定是以讹传讹罢。”
文姜盯着李嬷嬷,对方低下头,不敢看她,“你知道的,真的只有这些?”
“回夫人,确实只有这些。”
文姜若有所思,“李嬷嬷应该在月姬身旁伺候过吧,不然怎么会知道‘深居简出’的月姬,长得跟孤相似?”
李嬷嬷吓得慌忙跪倒在地,“夫人明鉴,老奴确实不知道。”
文姜想此事绝不像她所说的这么简单,正想说什么,却看到小乐急急忙忙地跑进来。
“夫人,大王怒气冲冲地往这边来了!”
“小乐,你先带李嬷嬷下去吧。”文姜深吸一口气,吩咐道。
“是。”
“老奴告退。”李嬷嬷如释重负般,赶忙跟着小乐匆匆离去。
走到门口,文姜叫住小乐,“把殿门关上。”
小乐看着她,感到疑惑,但仍是帮她关上殿门。
殿内只留下文姜一人,她想了想,紧接着又走过到门前,栓上殿门。回到坐席上,整理好衣衫,定了定神。
不多时,就听到急促的敲门声。
“夫人,大王驾到,请开门吧。”是姬允身边的小谷子。
文姜不紧不慢地朝外喊道:“臣妾今日旧病复发,深感不适,请大王改日再来。”
门外突然响起姬允暴怒的声音,“文姜,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把寡人关在殿外!快开门!”
文姜呷了一口茶,“臣妾确实身体不适,大王请回。”
“好,你不开门是吧。”姬允把一册竹简丢在殿门上,发出一声闷响,“你这是什么意思?这后宫之主的权力,是你想给出去就可以随便给的吗?”
殿外众人一听,皆惊异不已,小声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