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 / 2)
第六章
回到宫中的日子,文姜每天都盼着姐姐的回信,她是多么希望知道她的近况。但是单纯的她却没有想过,就算知道她不好,又能如何?
不多日,文姜终于盼来了卫国的快马,给她带来了姜琰的回信。
文姜急切地展开信笺,认真地读着每一个熟悉的字。信中虽带有忧思,却也看得出她已接受了这个现实,逐步开始去适应卫国夫人的角色,叫文姜不用担心,末了还写道:乱世中的女子,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选择命运,否则就只能去适应别人给予你的角色。
也许就像她当初说的,这是齐国与卫国联姻,至于对方是谁,又有何区别。至于能选择命运的女子,还未出现,但也许,马上就要出现了……
放下信笺,文姜如释重负,虽然现实不尽人意,但起码不会太糟。只望姐姐在那异国他乡,不要过得太苦就好。
取下头上的蔓藤花玉簪,抽出手绢,轻轻地擦拭着。这是姐姐留给她唯一的念想,也是传承给她的信念和希望。
正在沉思之时,姜诸儿大步流星走进殿内,一边走一边喊着,“文姜,文姜!”
文姜见状,起身迎了过去,“哥哥何事,如此着急。”
“走,哥哥带你出宫去。”一边说着一边拉起她就往外走。
文姜大惑不解,“为何要出宫?”
“小乐在‘齐德殿’外听闻,郑国公子忽到了齐国,不日便会来拜见父亲,父亲已让人传话,有意将你许给公子忽。”
“什么?!”文姜愣住了,甩开他的手,停在原地。
“文姜别怕,哥哥现在带你出宫去,离开这里就好。”姜诸儿拍拍她的双肩宽慰道。
文姜看着他,摇了摇头,“我知道哥哥为我好,可是出宫能去哪?逃离齐国吗?大齐公主出逃,今后父兄如何在诸国立足?”
虽是嘴上说恨极了父亲的做法,但她终究不能做到自私地逃离,如何可以置父兄于不顾,也许这件事还没有到这个地步。
“你就别管这么多了,在我眼中,妹妹比那些大道理来得重要,什么家国社稷,都不要了。”姜诸儿有些焦急,他不想看到最爱的妹妹,也步了姜琰的后尘,余生都活在阴郁的哀伤中。
“等等,容我想想……”文姜想,父亲那个顽固的性格,跑去跟他闹定会适得其反,如果让对方放弃求亲……
这么想着想着,突然眼睛一亮,转而问道:“那郑国公子现在何处落脚?”
“在邻郊驿馆。”姜诸儿不假思索地答道。
“好。”文姜若有所思,“哥哥可带了出宫令牌?”
“带了。”姜诸儿掏出腰间的令牌,递给文姜。
文姜接过令牌,“哥哥先回去吧,就当从未知晓此事,万不可在父亲面前提及。”
姜诸儿虽仍旧有些担心,但看文姜似乎有了自己的法子,便点点头,没再多说。
文姜随即喊来侍女更衣,换成普通百姓的装束,又把自己的衣服和随身物件包好,背在肩上,拿着令牌就出宫去了。
径直来到管府,此时的管仲正在书房写奏疏。
听她讲完事情始末,他微微一笑,示意她坐下,而后继续写着奏疏。
文姜见他丝毫没有担心的样子,有些气恼,一把抢过他的奏疏,“喂,你都不担心我的吗?”
管仲倒也不急,慢条斯理地起身,看着她生气的样子,“既然文姜都已经有主意了,我又何必操心?”
“你怎么知道我有主意了?”文姜好奇地看着他。
“否则你定会哭闹着来找我,又哪会是这般气定神闲?”
“好吧,真是什么都瞒不过聪明的管大夫,算你说对了。”文姜得意地仰起头,自信满满,“这次就是来找你帮忙的。”
管仲笑笑,继而问道:“那么,要我如何帮你呢?”
“这件事的关键在于两人,一是我父亲,二是公子忽,只要他们之中有一个不同意,就成不了。”文姜侃侃而谈,“既然父亲已让人传话,那么关键在于让公子忽拒绝,这个我来办;你呢,就负责说服我父亲,在对方不愿结亲的时候,不要坚持己见。”
“哦,原来如此……”管仲故意拉长了音。
“你说我的方法好不好?”文姜得意地看着他,仿佛一个期待先生表扬的弟子。
管仲点点头,说好,并示意她看手中的奏疏。
文姜低下头,展开刚才抢过来的奏疏,这才发现,管仲正是在写说服父亲的奏呈,里面陈述了郑国乃小国,不宜联姻的种种弊端。
她把奏疏递还给他,乐呵呵地说:“原来我俩想到一处去了,就知道你不会不管我的。”
他笑着拿过竹简,坐在案旁,继续写着,“文姜长大了,不仅学会了洞察细微,还会自己想办法了。”
此时的管仲,笑容中似乎隐藏着一种从未有过的神秘,但文姜并未发觉。
写完奏疏,管仲叫来家仆,让他给鲍叔牙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