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谏止立新后(1 / 2)
大唐贞观十一年正月下旬,也是西元六三七年的二月下旬,洛湄发现自己的月信迟了。
从腊月中旬去洛阳,赶在阴历除夕之前回长安,一直到过完元宵节之后好几天,一个多月以来,唐太宗每一夜都与洛湄共渡。这使洛湄不得不怀疑,自己可能怀孕了。
她原以为自己经过四次流产,大概不会再有孕。长孙皇后为她准备的催经汤药方,她只用过一次,而且那一次,她的月信只晚了一天,并不一定真有孕,或许别的原因导致月信稍迟,也有可能。
这一次,长孙皇后不在了,洛湄不晓得自己是否还能向御医要催经汤。如果要不到,该怎么办呢?当然,依照以前的经历来看,若有孕也多半会流掉,但万一偏偏就是这次不流产呢?
洛湄越想越迷惑。本来,她一直坚信自己绝对不要给这狠毒的皇帝生孩子,可是自从经过洛阳西苑那一天,她越来越相信太上皇临终前说的,“世民已经重新做人了。” 那么,是不是真能按照太上皇所言,把跟他在一起,就当成改嫁给别人一样,即使生儿育女,也不必对元吉感到亏欠?
这一天下午,正当洛湄烦恼挣扎,不知该不该偷偷去找御医的时候,却意外看到唐太宗带着御医来了。唐太宗竟然事先没有告诉她,就把御医找来看她。
原来,这一个多月以来,唐太宗既然夜夜幸御洛湄,自然而然注意到洛湄超过一个月都没来月信。于是,他召御医来给洛湄把脉。
御医很快验出了孕脉。洛湄一听,当场差点晕过去。唐太宗却满脸发出惊喜的光辉。
“太好了!” 唐太宗兴奋赞道,却又忽然担忧起来,问道:“只不过,她有习惯性流产的毛病,这一胎要如何保住?”
御医谨慎答道:“这个,老臣必须详细给海陵郡王妃娘娘做个检查,才能对症下药。”
检查的结果是,洛湄天生子宫后倾,因而不易受孕,难得怀了孕也可能因为胎位不正,而容易滑胎。另外,洛湄过去怀元吉的孩子时,曾经努力保胎,之所以三胎都没保住,其实是因为大夫并未查明真正的症结所在,补药开太多了,反而动血下胎。总之,这一胎若要保住,最主要的办法是,前三个月尽量卧床休息。
唐太宗听了,立刻命令双喜看住海陵郡王妃娘娘,三个月不让她出门。
他霸道的口气,使洛湄想起他一向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作风,勾起了旧恨,就冷冷抗议道:“生儿育女是天命,不如顺其自然。”
唐太宗最受不了她这种冰冷的表达方式,差点发脾气,却忍住了,改以温和的态度说道:“朕要保这一胎,并非为了自己。父皇临终前,朕亲口答应了他,要把十三皇子福儿过继给大哥,下一个儿子过继给元吉。”
洛湄听得怔住了。她相信皇帝说的是真话,因为李福确实已经过继给了建成。
“这是朕唯一能对元吉做的补偿。” 唐太宗接下去黯然说道:“如果时光能倒流,朕会放过元吉,但是,现在后悔已经太迟了!朕只能给他一个儿子,就像把福儿给大哥一样。这个儿子,当然最好是你生的!”
他诚恳的语气打动了洛湄。然而,洛湄不确定,元吉若泉下有知,愿不愿意让妻子与害死他的二哥生一个儿子送给他?洛湄正想这么说,但又不想在皇帝表示悔悟时,反而讲刺激他的话,就改口说道:“这一胎不见得是儿子,也许是女儿。”
“若是女儿,我们就再生,总会生出一个儿子给元吉。” 唐太宗积极说道:“御医说你只要顺产过一胎,以后再怀孕,就不会那么容易流掉了。为了让元吉有后,你一定要保住这一胎!”
洛湄觉得皇帝这话很荒谬---元吉本来有后,明明是他李世民纵容手下把元吉的五个儿子都杀了,现在却又这么亟于要给元吉一个儿子!她真想如同过去那样直吐心中块垒,只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都已经跟了他这么多年,比跟元吉的婚姻都长了!
于是,她深长叹了口气,没有再提出反对意见。事已至此,她只能盼望腹中是個男孩,生下来之后过继给元吉。
接下来三个月,洛湄几乎整天躺着看书。双喜谨遵皇帝的嘱咐,三餐都端到床上给洛湄吃。结果,洛湄虽然在怀孕第二个月有轻微出血,但并没有流产。
由于多吃少动,加上害喜不太严重,洛湄原本丰胸细腰翘臀的身材一旦腰变粗,难免显胖。好在唐朝审美标准崇尚丰腴,只要不是太胖,略微发福并无损于京洛第一美女的封号,洛湄并不是太在意。倒是双颧上冒出浅黄色孕斑,一向白净无瑕的容颜变成有瑕,使惯看镜中美貌的洛湄变得讨厌照镜子。
在唐太宗看来,洛湄外貌的变化都很正常。他看多了他的女人们怀他的孩子,对于她们孕期容貌减色,他从不嫌弃。由于他生性热爱征服,在他眼中,女人脸上黄褐的孕斑是他在攻占的领域留下的记号,女人腹部隆起的身孕则是他的战利品。他只会越看越得意。
每天下午批完奏章,唐太宗就迫不及待过去看洛湄,问她胃口如何,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等到过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