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1 / 2)
大唐贞观四年,也是西元六三零年春天,唐军平定了□□厥,并且生擒颉利可汗,献于京师。然后,四方各部族酋长与首领纷纷来到长安,尊唐太宗为天可汗。
当大唐文武百官与四夷君长全都跪在地上,齐呼万岁,唐太宗只觉得浑身轻飘飘,一颗心飞到了云端。这是他一生最荣耀的一刻!
他曾以为,一统汉人的江山,已是登峰造极,没想到自己还能登上更高峰!他满心的得意与自豪,实在超过笔墨所能形容。
然而,当典礼结束,他却忽然感到一阵空虚。他想起了不到两年前,自己急着去向父皇报告大唐得到了汉人的全天下,父皇却只顾感伤过往... 这一次,他不想再自讨没趣了!况且,大约一年前,他就请父皇把太极宫让出来,自从父皇搬去了皇宫内墙之外的大安宫。他已经很久没去向父皇请安了,只有逢年过节,全家团圆,父子俩才见个面。他对父皇越来越生疏,此刻虽有这么重大的好消息,他也提不起劲过去禀告。
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一次,他没去向父皇邀功,父皇却主动表示,欣慰大唐终于雪了曾向突厥称臣之耻,应当为此办个庆功宴!于是,太上皇邀集皇亲国戚高官们,欢聚于凌烟阁。
席间,白发苍苍的太上皇酒酣耳热,一时兴起,拿起琵琶来演奏。唐太宗看父皇兴致这么高,也趁着半醉,来凑趣一番,和着父皇的琵琶节拍跳起舞来。粗线条的他并不擅舞,动作有些生硬,反倒更有娱乐效果,而且他故意边跳边做鬼脸,逗得众人哈哈大笑,拼命鼓掌,现场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曲终,太上皇放下琵琶,答谢观众的掌声之后,感叹道:“汉高祖曾经被困白登,不能报复。而今,世民能消灭突厥,也就是说,朕已把政权托付给最适当的继承人,再也没有什么值得担忧了!”
唐太宗一听,眼睛立刻冒出泪水,被他竭力忍住。这是第一次,他听见父皇说:世民是最适当的继承人!
终于等到了这句话!唐太宗心想:但是为什么,大喜过望之余,竟有一阵难以言喻的心酸?
就在这一刻,唐太宗发现,父皇虽然对他赞不绝口,却总是避免直视他的眼睛。
散席时,唐太宗走向父皇,挥手叫正要去扶太上皇的太监退开,并说要亲自搀扶父皇上轿。太上皇这才看了他一眼,却又很快转开眼睛,望向远处,平静说道:“不劳你了,还是让太子来吧!”
唐太宗只好叫承乾来扶皇祖父。
承乾这一年虚岁十二,个子却瘦小得像只有十岁。当他走向太上皇,太上皇注意到他走路有点跛,不禁问道:“承乾的腿怎么了?过年的时候还没有这样呀!可是受伤了?”
“回父皇,” 唐太宗据实答道:“承乾刚过完年,就生了一场大病,连日发烧。不知怎么病好之后,右腿就变细变弱了,使不上力。御医还在帮他调养,希望能很快养好!”
“嗯!” 李渊点头应道:“小孩子应当很容易复元才对。”
就在这时候,四皇子李泰站出来,朗声说道:“大哥走路不方便,让泰儿来扶皇祖父吧!”
李泰比承乾小一岁,却比承乾高半个头,体型胖壮,方头圆脸的体面模样很讨长辈喜欢。
承乾一听,立刻不服气叫道:“谁说本殿下走路不方便?你少咒本殿下!本殿下就快好了!要是给你咒坏了,非找你算帐不可!”
“承乾!不得无礼!” 唐太宗立即喝斥道。
“是泰儿先说错话!” 承乾争辩道。
太上皇看了唐太宗一眼,那眼神意味深长,好像在说:你终于了解,父皇夹在儿子们之间为难的滋味了吧!
唐太宗心中非常不痛快,却无法发作,只能下决断说道:“泰儿你退下!你们皇祖父说了要太子扶,就让承乾扶!”
长孙皇后则连忙道歉:“父皇,真对不起,两个孩子在父皇面前争吵,都怪臣媳教子无方!”
“没事!” 太上皇笑道:“两个孙子争着扶朕,倒让朕很开心哪!”
目送太上皇乘轿走远之后,唐太宗与长孙皇后也相偕离开。不过,一双轿子到了皇后寝宫门口,唐太宗却不下轿,而命令轿夫转往御花园的参天阁。
是杨淑妃约他酒宴后到参天阁观星赏月。其实,太上皇宴请的皇帝家人包括了妃嫔之中地位最高的四名妃子,淑妃当然在内。然而,依据礼法,只要皇后在,皇帝就不能跟妃嫔一道离席。因此,唐太宗跟淑妃说好了,等他送了皇后回皇后寝宫之后,再去参天阁与淑妃会面。
在前往参天阁的路上,唐太宗颇为兴奋,觉得这像是一个幽会,带给了日趋平淡的漫长婚姻一种撩人的刺激。这甚至使他方才在庆功宴上,动不动就往淑妃那边瞟一眼。刚好淑妃这一晚盛装打扮,一身镶金边的草绿软缎宫服很显年轻,令唐太宗忆起十三年前的大隋如意公主,心神不由得荡漾。
当唐太宗屏退左右,迫不及待单独登上参天阁,他一眼看到的,伫立在敞开楼窗前那凹凸有致的背影,却不是淑妃,而是一身月白绸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