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正亦邪的英雄(1 / 2)
感业寺座落于半山腰上,而马车只能抵达山脚。从山脚到山腰有一段狭窄的山路,进香的人们通常是雇轿夫,坐轿子上山。然而,唐太宗这一天下午亲自送洛湄出宫,在山脚的驿站下了皇家马车,却不肯改乘轿子。他说要与洛湄一同步行爬山,再独自走下山来,并且叫皇家马车留在驿站等他。
虽然洛湄一再推辞,请皇上留步,但皇帝坚持要徒步送她上山。她只能服从。
为了回感业寺修行,洛湄已经换好了灰色迦裟与黑布鞋,全身上下不同于尼姑的,只有一头乌溜溜的长发。这样素淡的装束配上素颜,看在唐太宗眼中,竟比后宫妃嫔们的浓妆艳抹与錦衣华服都还要眩惑百倍!
照规矩,洛湄应当走在皇帝斜后方,但皇帝硬是叫她不要拘礼,与他并肩而行。体型魁梧的皇帝比曲线玲珑的洛湄高了大半个头,走在洛湄身边,很有一种护着她的意味。
山林之中,片片金黄落叶随风飘,有一片沾上了洛湄的发际。唐太宗伸手过去,把那片落叶摘掉,顺手摸了摸洛湄光滑如黑缎的长发。洛湄立刻往旁边闪开了一些,以行动表示她要保持距离。
唐太宗不介意,只顾温存说道:“朕记得,你的头发好香!你也记得那个黄昏吧?若不是朕出手快,你八成会坠马!如今,你口口声声责怪朕发动玄武门之变,却忘了,朕曾经是你的救命恩人。”
“洛湄没有忘。” 洛湄幽幽回应道:“不过,洛湄为皇上解了突厥毒箭之毒,算是已经报答了救命之恩了。倒是杀夫之仇,并没有报。”
“你---” 唐太宗一时之间语塞,想了一下,才辩解道:“朕原以为,你帮朕换药的时候,朕已经向你解释清楚了,玄武门之变的起因,乃是大哥跟元吉谋划在昆明池杀害秦王,消息走漏到□□,秦王才不得不先下手为强!”
昆明池密谋,是唐太宗的自我辩护中最重要的一环。玄武门之变刚发生时,秦王李世民也是如此对他的父皇交代。
原来,昆明池乃是李元吉出征的预定计划之中,太子建成与秦王世民要为他饯行的地点。
当时,五万突厥铁骑如风卷残云般穿越大漠,突破长城防线,兵锋直指边陲重镇乌城,而乌城乃是大唐北部边疆上的一处重要堡垒,大唐不能容忍乌城丧于突厥人之手。
唐高祖李渊决定出兵,但他并未如往常那样任命世民为主帅,而下令让元吉率领大军。元吉乘机奏请将□□骁将如尉迟敬德、程咬金、段志玄、秦琼等调归自己统辖。唐高祖也都答应了。
然而,大军尚未出发,昆明池饯别宴尚未擧行,东宫率更丞王晊就跑去□□密报:太子与齐王合谋在昆明池埋伏刺客,准备殂杀秦王。这个情报震惊了□□,秦王所有的亲信都主张要先发制人。世民逼不得已,才与他们共同策划了玄武门之变。
世民登基前后,对父皇,对吉儿,对洛湄,都同样讲述了王晊告密的内容,但真的完全相信他的,只有吉儿一人。洛湄初听这段话,是在宫中照料唐太宗养伤期间。当下她就半信半疑。此时在山路上再听一次,洛湄并没有比较相信,反而觉得疑点在扩大。
“不!这太不可思议了!”洛湄摇了摇头,清晰说道:“洛湄在宫中刚听到皇上那么说,就很惊讶,后来想了又想,越想越认为不可能!元吉对洛湄无话不谈,如果他准备在昆明池派人行刺秦王,多多少少会对洛湄透露一些。可是,他完全没说过会在昆明池采取任何行动!他只是很高兴被父皇任命为主帅,更高兴父皇下令调动□□数员大将给他做副手。洛湄记得很清楚,元吉笑着说父皇剪除了秦王的羽翼,从此秦王再也无法兴风作浪了!既然如此,大哥跟元吉怎会谋刺秦王呢?”
“这---”唐太宗一下子被问住了,但他很快说道:“可是,□□当时派在东宫卧底的王眰亲自跑回来报信,不会有假!你若不信,朕可以传王眰来,向你说明他在东宫偷听到的一切!”
“不用了!” 洛湄淡淡苦笑道:“王眰只会说,皇上要他说的话。”
唐太宗无话可说了。他往前走快了一些。洛湄故意不紧跟上去,落后了几步。她宁愿与皇帝之间多拉开一些距离。
前面有一弯低谷,下面是一汪深潭,上面只有一条木板桥,两边竟然没有桥栏。唐太宗不以为意,三步并作两步,快速踏过了桥。他到了对岸,回过头来,才发现洛湄还在桥的另一头,一脸惧怕。
唐太宗不禁哑然失笑道:“你胆子真小!快过来吧!没什么好怕的!你上次坐轿子去感业寺,轿夫就抬你走过这条桥。朕又刚刚走过了这条桥。你比朕轻得多,绝对不会把桥压垮!”
“好!”洛湄点点头,就慢慢往桥上踏出一步,但她还是很紧张,迟迟跨不出第二步。
“这样好了!”唐太宗爽朗笑道:“你把眼睛闭上,让朕来牵你过桥!”他说着,就走回桥的另一头,伸手去牵起洛湄的手。
“不!”洛湄立刻抽回手,婉拒道:“皇上,请让洛湄自己走。”
“你何必这么别扭?”唐太宗怫然说道:“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