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之盟(1 / 2)
锦官城里里外外又被翻了一遍,李辰曦身心俱疲便趁着月色归去,他蓦然发现门锁居然有动过的迹象,顿时心中激起万般涟漪。他满怀期待地推门而入,果然有个女子袅袅娜娜地站在陶然亭里。
凉薄的月光洒在她修长的身上,一切显得静谧而美好。李辰曦不禁想起了那个晚上,一个在天香楼里吹着《梅花落》,一个在亭边吹着《折杨柳》,一时间缠绵悱恻的曲调在他耳边萦绕不绝。
他久久凝视着那个身影,生怕它变成不可触摸的流光。女子似乎感觉到有人进来,立刻飞奔到他身边,甜甜地唤道:“表哥,你总算回来了,你最近在忙什么?听秋水说你在找人?”
那人是杜若,李辰曦仿如大梦初醒,冷冷道:“你来这里做什么?”他面有愠色,不禁责备起秋迟:“本王让你回趟皇宫,你怎么把郡主带来,还不快送回去。”
秋迟无奈地看了眼杜若,杜若神情戚然,幽幽解释道:“是姑母让我带你回去的,她近来身体不好,怕是…”说着说着,杜若竟然泣不成声。
“怎么回事,秋迟你说个明白。”李辰曦瘫在椅子上,十指一直挤压着脑门。
秋迟忐忑不安,声音如同蚊子哼哼:“太后听说皇上削去王爷的兵权,心里始终耿耿于怀,前不久还为了王爷的事和皇上争执起来,怒斥皇上容不下亲兄弟。太后旧疾复发,躺在床上连饭都不肯吃,她心心念念着王爷,想让王爷回去见她最后一面。”
无尽的忧伤和自责涌上李辰曦的心头,他阖起疲惫的眸子,喃喃道:“母后,母后…”
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母亲似乎更偏爱自己多些,李辰曦一直不明白个中缘由。直到那日,母后的贴身宫女侍侯她梳头,宫人乖巧地问道:“太后娘娘,您为何更偏爱英王呢,得了什么东西都想着赏给他一份,有些东西连皇上的份都没有?您这样做,皇上难道就不伤心?”
母后眼中秋波荡漾,微微笑了笑:“辰曦长得太像他爹了,哀家看到他心里就莫名心疼起来。他这个人一直孤寂、寡言少语,不会照顾自己,哀家这个做娘的,真舍不得啊。皇上他拥有天下,举国之富,应该会体谅哀家一番心意,怎么去和弟弟计较这些。”
李辰曦听到她们的对话,心中更觉得对不起皇兄,自此除了晨昏定省之外,他尽量避开和母后的接触,甚至主动请缨来了蜀国。他只顾着考虑皇上的心思,可是却疏忽了母后的慈母之心,现在母后快要不行了,他竟然还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他再也坐不住,吩咐属下收拾好东西便匆匆离开。
芙蓉已经露出个小苞,这开在蜀地上的花朵他注定无法欣赏,一如那音信杳无的少女。
李辰曦快马加鞭赶回汴梁时,整个皇宫已笼罩在一份沉闷的氛围中,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偌大的北汉皇宫,一眼望不到边,李辰曦真恨不得多生两只脚立刻飞奔到母后身边。
殿里殿外跪了一地的宫女和中人,他一眼就看到一身明黄色龙袍的皇兄李辕辉(本名李辰辉,登基后更名,取轩辕黄帝之意)侍侯在太后床前。
李辕辉放下参汤,淡然笑道:“英王回来了,母后正念叨着你呢。”
杜太后形容枯槁,面无人色,她颤颤巍巍地伸起如桑树皮一般的手臂,看着心爱的小儿子风尘仆仆地归来,两行浊泪登时顺着褶皱的老皮滑下:“我的儿,你可算回来了。”
李辰曦顾不得行君臣之礼,扑通一声跪在太后跟前:“母后,不孝子对不起您。”
杜太后眼角挤出一丝苦笑,瘦若枯柴的手在李辰曦脸庞轻轻抚摸,她摸了好一会才说:“辰曦,你瘦了。”
不过简短的几个字,竟招惹出李辰曦的眼泪。
“哀家这一生,只有你们两个宝贝儿子,现在你们都大了,你们的心思,哀家这个做娘的也管不了了。”杜太后又将皇上的手拉过来,让他们兄弟两人的手紧紧靠在一起,二人不约而同对视了一眼,杜太后意味深长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皇上,你知道你为什么能当上皇帝吗?”
“母后,那是因为有辰曦鼎力相助,才让儿臣坐稳了江山。”李辕辉顺着她心意道。
杜太后微微摇了摇头,缓缓道:“前朝皇帝留下一个幼子,可是他担不起坐拥天下的重任,所以皇上才有了机会。母后在想,等皇上年纪大了之后,可以将皇位传给辰曦,等辰曦将来再传给太子,这样就没有弱主临朝称帝的情况发生,我大汉的江山便可以千秋永固。皇上,你怎么看?”
李辕辉知道母后宠爱这个弟弟,然而万万没想到她居然在临终前说出让他传弟不传子的遗言,他脸上挂不住,无奈地应道:“母后见多识广,思虑甚远,儿臣自然听从。”
杜太后舒心一笑,慢慢阖上眼睛。宫女心领神会,从她枕边拿出一个金匣子出来便双手捧到皇上手中:“太后的话已经写在匣子里的白绢上,皇上若是没有异议,就请将它收好吧。”
李辕辉心下怒气更甚,余光瞥了李辰曦一眼,恨恨地接下了匣子。
杜若伏在太后床边抽泣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