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烟尘(1 / 2)
“你的打算,得胜时我便听听。”
“待你归来,我当予位。”
莫桑景默念母亲说过的话,去书房见她。
莫承梧正伏案摹帖,听到背后动静,停了笔。
莫桑景走进房内,坐在莫承梧的对面。
“你来了。”
莫桑景“嗯”了一声。
“女儿想让整个浏阳侯府搬往西北库其,以后为国守边,不再过问朝中之事。”
莫桑景开门见山地道。
“你太天真了,”莫承梧叹了口气:“我以为你要说什么,原来是这样。我们莫家成为京都众侯之一是几世几年之前,你可知道?”
“已有数百年。”莫桑景道。
莫承梧哼了一声:“在禹国还是梁国的时候,我们就在京都了,你又知道为何皇帝让我们入京?”
“就近监管。”莫桑景道。浏阳是地名,是莫氏祖先繁衍之地,在京都的北面的河南路泉府境内。
“那你如今想着出去,岂不是自讨苦吃?”
“明哲保身,无功无过。女儿也是心心念念祖训才说出这样的话的,这些年来,我们已经为陛下做得太多了。继续这样下去,不叛逆的话,会成为中坚的权臣,总有一天要遭皇室反噬。”
莫承梧忽然道:“你可曾怪过我?”
她指的是同意先皇,迎娶伽卢王子为夫之事。
莫桑景讶异:“那是我的父亲,怎么会?”
“就是从那时起,轩辕氏渐渐依靠起我们莫家来。”
“……女儿还没有详言向西北迁移的背后打算,母亲要听听么?”
莫承梧微讽地看了她一眼:“你以为我说太天真了是几个意思,你这点弯弯道道以为我没有看出来么?”
莫桑景脸微赭:“原来母亲知道。”
“若是与邦季和平,你这样做,尚可应了那句老话‘天高皇帝远’,舒服过两天。若是即刻便有战事,你岂不是日日为了轩辕氏磨刀霍霍,这样守卫边疆,是赤胆忠心,不叫明哲保身!总有一天,像你说的,一朝成为权臣,遭皇室反噬。”
莫桑景埋了头:“只是继续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八国并存,月照和蛮羌都在虎视眈眈,看陛下的意思,要把我们当做一枚好用的棋子。”
“你把陛下想得太弱小了,亦非敌国虎视眈眈,她才重用我们,而是她有一统的大志,才急于得到我们的支持。”
莫桑景一声不吭。
莫承梧继续道:“你这样做,是泼她冷水,是和陛下离心,你能想到将来会有什么恶果吗?”
莫桑景道:“陛下固然重用我们,但她的世代已将结束了,新皇怎样想很难说。届时女儿在边疆,一边试探新皇的态度,一边决定自己的归属。”
此言一出,莫承梧吃了一惊:“新皇?归属?你竟然有这样的想法!……”
还好她没有怒得跳起来,莫桑景沉住气继续说道:“女儿也听到陛下身体欠安之事,想必真嗣之事很快要敲定了,那太女还好说,那五皇女若上位,女儿不想和黎右相同台唱戏,以免一个闪失,便成万劫不复。”
莫承梧没想到莫桑景敢这么明目张胆地说出这么禁忌的话来,但她心里何尝没想过新皇之事?何尝没想过国家的走向之事?
妄议国事,枭首。但这斗室之内,母女二人说些什么,旁人都无由得知。
莫桑景继续道:“若邦季攻势异常猛烈,女儿已无法阻挡,那时便会投降,任邦季铁蹄攻入,即使禹国改朝换代,也在所不惜。”
一语说得莫承梧愣了。
两人对视良久,皆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坚定的决心,终于,莫承梧轻轻地道:“随你吧,我早说过,待你回来,我便予位。该怎么做,是你的事。”
***
且说庆利帝在病体沉重之际,听到莫桑景上书为国戍边、举家搬往西北之事,一口心血吐在了寝宫的盘龙大柱上。
“孺子……不可……不可……”
“不可”两声,老皇帝什么也说不下去了,当日就愣愣地看着天顶,旁人看不出他在在想些什么。
十日之后,朝议卫将军为辅国大将军,屯于库其,领西北兵马,以警西北战事。
此后浏阳侯府用大船装载家中东西,上溯黄河,花了一月有余,到了河源路,之后又陆行一阵,赶到了库其。
在库其建起一座金碧辉煌的侯府之际,莫桑景一直策马游荡西北八府,似乎居无定所。
她收到了祝长都的书信,说是让她告诉烛宇,让他等着,她要以最盛大的婚礼去库其迎娶他为夫君。
实际上在莫桑景前往库其之前,在京都有一番巧遇。
那是她骑马,向着府桥大路南去的时候,有一个乘轿之人,向着大路北面行去。
两人擦肩而过之际,乘轿之人掀开了车帘,对莫桑景道:“莫大人,此次一别,估计再无见面之日了,不若大人花点时间与我闲话一阵。”